第8章 战神身世(1 / 2)

加入书签

在中原地区,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大山,叫做太行山。它是山东和山西的界山。山的西边,就叫山西;山的东边,就叫山东。  在太行山的西边,一个叫五里坡的地方,驻扎着一窝土匪,寨主名叫李建忠。他的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叫呼延赞。各位看官!我所说的“战神”,说的就是他。不过,这是后话。  说到呼延赞,我们先了解一下他的身世。  呼延赞的父亲,名叫呼延廷,是北汉朝廷的谏议大夫。当时,北汉主刘钧听到大宋平定各镇,很不淡定,他担心大宋会危及到自己的“国家安全”,连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说:“先帝与后周是世仇。周被宋取代后,宋主更有雄心壮志,如今,既然削平诸国,他会让我偏安一隅吗?”  话音刚落,谏议大夫呼延廷出班奏道:“臣听说宋帝乃英武之主,周边各国尽已归降。如今,陛下乃一隅之地,何况兵微将寡,国力薄弱,怎么能和他抗衡?有道是,误时务者为俊杰!依臣之见,不如修表纳贡,俯首称臣,可以让生灵免遭涂炭,也可以永保河东安然无羔。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刘钧听说,犹豫不决,否置可否。  突然,枢密副使欧阳昉站了出来,大声怒叱说:“呼延廷!你不是在睁眼说瞎话吗?谁知道你安的是什么心?你说这话,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北汉雄兵也不少,还没有真正和大宋打过一场大战,你怎么知道我们就不行了?  你分明是和宋廷通谋,所以,才会唆使陛下纳降。你睁眼看看,晋阳乃形胜之地,也是帝王兴邦立国的地方。没有事的时候,可以籍民而守;有什么战事,也可以执戈而战。陛下!臣请求将呼延廷斩首,以正国法,以安民心。倘若宋军胆敢来犯,臣愿意带兵抗击。”  刘钧闻言,不再犹豫,命令将呼延廷拉出去斩首,以儆众人。大臣听说,人人自危。  而国舅颜坤挺身而出,替呼延廷辩护。说:“陛下!难道您不知道忠言逆耳吗?如今,我北汉之大势,就像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呼延廷的言论,才是真正的忠言。难道说一句逆耳的话,就说他是与宋朝通谋,有这样的道理吗?如果是这样,以后,朝中大臣谁敢说实话?陛下如果听信欧阳昉之言,而斩了呼延廷,会让天下人寒心的。  而且,让宋帝知道了,他更加有借口出征讨伐了。依臣之见,如果陛下不再任用他,可以把他解职,让他回家休养,也可以成全一段君臣之义。这样不是更好吗?”  刘钧本来就是一个优柔寡断,没有主见的君主。他听了颜坤的话,觉得也有道理。便答应颜坤的请求,将呼延廷解职,让他回归原籍。  呼延廷谢过恩后,便回到家中,收拾细软,带上一家老小,直奔绛州而去......  而这个欧阳昉,本来在朝中就与呼延廷不和,每每想找机会整他。无奈,不得其便。今日朝上,机会终于来了。他本想置他于死地,不料却被颜坤这个老匹夫出来搅局,皇上改变了主意。  至于这个颜坤,他毕竟是国舅。欧阳昉还没有那个胆量和他叫板,只是把对他的恨意压在心底。  可是,皇上放过他,欧阳昉却不肯善罢甘休。他叫过亲信张青和李得,对他们说:“你们两个人,带领几百个健军,秘密追随呼延廷,到他下榻休息的地方,佯称是土匪,把他全家都杀了。记住!不许留下一个人,永绝后患。回来时,我必重重有赏。”  两人领命,便率领健军,秘密跟随。  呼延廷一家人,来到了一个叫石山驿的地方,天色渐暗,便决定在此投宿安歇。  呼延廷在镇上找到了一家规模较大的旅馆,名叫“君再来”,便在这里投宿。将近二更时分,忽然听到外面呼声大作,有人叫说:“土匪来了。”并且火炬连天,听其声,嘈杂刺耳,估计有数百人之多。  呼延廷大惊,连忙叫醒夫人,催她们敢快走人。可是,他哪里会想到,他们刚准备要走,土匪便破门而入,刀起头落,身首异处。一会儿工夫,呼延廷一家老小,悉数被杀,随身财宝,抢劫一空。  也许是天不绝人。呼延廷的小妾刘氏,抱着幼子,听到外面呼声大振,便慌忙躲入茅厕中,抖抖擞擞,连气都不敢喘出声来。幸好!婴儿正在熟睡,不哭不闹。所以,才躲过了一劫,保住了母子性命。  时至四更,刘氏估计土匪走远了,便放声大哭起来。此时,旅店老板也闻声赶来,看到她们母子可怜。说:“我是这里的老板,刚才听说土匪来了,我也不敢出声,惟恐殃及自身。后来想想,别人丝毫无损,惟独你们一家被杀。看来,土匪是有预谋的,而且,我敢断定是冲着你们来的。”  一句话,提醒了刘氏。心想,难道是欧阳昉派人干的?她思来想去,觉得有这个可能。  老板不解的问:“夫人是如何躲过此劫的?”  刘氏便把自己抱着婴儿,躲入茅厕等细节说了。老板听说,觉得侥幸。说:“这是不幸之中之大幸!夫人还是赶快走吧,万一土匪来个回马枪,夫人可是跑不掉了。”  时交五更,刘氏抱着婴儿,趁着晨曦,正准备离开旅馆,忽然,外面喊声又起。刘氏粉面失色,叫苦不叠。正所谓:才出森罗殿,又入老虎口。  一伙强人鱼拥而入,看到刘氏,不由分说,把她抓来见寨主马忠。  马忠看了刘氏一眼,看她怀里还抱了一个婴儿,说:“你是哪里来的女子,抱着婴儿在这里干什么?”  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