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1 / 3)
连着半个月,宋弥新没再敢去zoie酒吧或者熟悉的跑山路线。 太晦气了,连着遇见辽原那么多次,换谁谁不害怕。 这次走的跑山路线不熟悉,来回绕了两圈熟悉了路线才敢慢慢提速,前面是一个陡坡,泥土路让常年走这条道的轮毂压出一条深痕,除了这里寸草不生,旁边绿意盎然。 熄火声传来,宋弥新神色一凛,眼神追着声音的来源看过去。 一辆银白色的机车在半坡中熄火了,坡度陡峭,以宋弥新的视角来看,她和那人在同一条线路。他要是砸下来,自己估计得交代出去半条命。 个性使然,越是紧张的时候,她越是镇定,机车转向的同时,冷静问道:“你现在几档?” “五档。” “降档,”宋弥新冷静地指挥,“先不要拉离合,左脚支撑住,前刹后刹一起用,看一下现在几档了?” “两档了。”男人答道。 “稳住,起步再捏离合,放一个刹车,前刹后刹都行,”宋弥新稳稳地穿过坡道,眼神落定在身侧的机车上,“可以给油了。” 按照她的步骤指示一步一步来,半坡熄火的问题解决了,机车平稳地驶出坡道。男人还有点儿心有余悸,他摘下头盔,长风撩起他的白毛,露出光洁的额头,他单手抱盔,阔步走向宋弥新,笑容真心:“谢谢啊朋友,辽渡,你怎么称呼?” 出于礼节,宋弥新也摘了头盔,她握住男人的手掌,道:“宋弥新。” “历久弥新?” “是,”宋弥新点了点头,“爷爷起的名字,他是语文老师,现在退休了。” 都是骑士,随便一个关于机车的话题都能聊起来,宋弥新饶有兴趣地盯着辽渡的机车,羡慕道:“全车都是碳纤维,挺有钱啊。” 碳纤维意味着刚度比普通的铝钛合金要强,骑行会更加舒适。 “那你想试试我的车吗?” “想啊。” 她梦寐以求的就是全车碳纤维,然而钱包不允许。 是意料之中的回答,辽渡点了点头,薄唇勾着一弧浅笑,说道:“那你试试。” 钥匙在半空划出一道圆弧,宋弥新反手抓住钥匙。 “谢了。” 辽渡靠着她的黑武士站着,低头咬了一根烟,想想算了,粗糙的指腹抵着烟推回烟盒。 没多久,宋弥新回来了,说道:“碳纤维是不一样,我回头也弄一个。” “好啊,弄好了可以一起兜风,”辽渡解锁手机,滑出微信的个人二维码冲着宋弥新摇了摇,眼神亮晶晶的,“要不,留个联系方式?” “行,有空一起玩儿。” 两人互加了微信,又聊了一会儿,直到金乌西坠,他们各自跨上机车,朝着反方向驰远。 三伏天悄无声息的退场,热烈的夏天快要过去了,后视镜里的天空湛蓝,绵软蓬松的云朵坠坠欲落。 机车轰响着开过一片无人地,月光是湿漉漉的水,波光粼粼的漫过她。 * 职业使然,宋弥新很忙,白天要上班,晚上还要腾出时间写SCI论文。 季节的交替总是发生在偶然的一天。那天,她值了一夜的班,连日以来的缺少睡眠导致低血糖犯了,眼前一黑,什么也看不见了。 她脚步不停,摸出口袋里的椰子糖咬开包装含进嘴里,甜味一点一点弥漫在舌尖,她从容地绕过病患,丝毫看不出来她的眼前蒙了一片虚无。 微信运动每天两万步打底的步数给了她底气,就算闭眼也可以大步走。 直到走出医院,低血糖带来的后遗症缓解,视线慢慢清晰,日光透过梧桐树梢沥下一寸的温热,翠绿的叶脉在秋风里浸染成了枯黄。 一叶枯黄的脆弱敌不过秋风的瑟瑟,乘风打着旋儿飘远又落下。 原来是秋天了。 夜里一点,她交了SCI论文,积累了一个月的压力清空,她心血来潮跨上机车,在休眠的城市银河里放飞心情。 迎面的冷风让她更清醒,高架桥上的车辆稀少,只有盏盏路灯为她照明前方。光明在前,她发自内心地欢呼,在头盔里艰难地吹了一声口哨,清亮的哨音穿过夜色,迎风去往自由的方向。 一圈兜下来,正好路过zoie酒吧,她停好机车,拎着头盔推门走了进去。夜里三点,酒吧里的人少了很多,她随意地找了一个空位坐下,手指屈起敲了敲桌面,笑说:“帽帽,老样子,一杯zoie。” 帽帽是zoie的调酒师,不论春夏秋冬都喜欢戴一顶帽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