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活了(2 / 3)

加入书签

俩这样的也算是有始有终了。

说起郑观音这个名字,她差点儿以为到了唐代。李建成的太子妃也叫这个名字。

玄武门之变后,郑观音孀居于长乐门,抚养幼孤。竟到高宗年间才去世,活了七十八岁,实在高寿。

不过据说长孙皇后的小名也叫观音婢,可见“观音”一词,大概就跟什么“梓萱”“梓雯”一般,是这个时期女子的常用名。

郑为大怒,拔剑要杀了妹妹那少年情郎。

“不要!”郑观音抓着他的手,死死不让。

“你疯了不是!你的婚事早就定好了,你现在说不嫁就不嫁了,还与别人私奔,你不要命,你也不想想父母兄长的命?”

高玉插嘴:“这个婚姻大事还是得两情相悦,实在不行就解除婚约算了。我看你们家也是蛮有钱的,花点银子不就搞定了么。”

郑为生气说:“你以为她许的是一般人家吗!”

不是一班的,难道是二班三班的?

郑观音说:“纵然他是宗室,那又怎样。到如今还不是连个爵位都没有。”

“再不受宠,他也是姓高的。”

兄妹俩闹了一阵子,郑为让人把妹妹拖到马车上,转身说:“多谢姑娘,援手不知姑娘尊姓大名,改日定上门拜访。”

高玉嘿嘿:“我姓高。”

听刚才郑哥哥的说法,看来眼下还是北齐无疑了。毕竟上下五千年,再没第二个皇帝姓高的了。

冤孽啊!

“那个……”她竖起一根手指解释说,“我的这个高和他们的那个高,那不是一笔写出来的高字。”

两晋南北朝乃至隋唐最讲究名望和家世门第,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多少年后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北魏搞汉化的时候,好的不学、尽学些糟粕,自己也搞起门阀来了。

高欢发达了之后,自己就往渤海高氏那边靠,后世基本上认为是冒姓,不过冒不冒的不重要了,皇帝要入你们家的族谱,你还能说个不字?

高玉说:“要不,借个地方让我换身衣服?”

她这全身湿漉漉的,别到时候感冒了。

郑为让人把那少年绑了,高玉就坐上了郑观音的那辆马车,拿了她一套衣裳换了。

她边擦干头发边瞅着郑观音,你还别说,她们两人还真有几分相似。

不说是沉鱼落雁的大美女,也是闭月羞花的小美人儿了。

她捂脸,这还就夸上自己了。

郑观音双手被她哥哥给反剪了,脸色苍白地靠在车壁上、没有一丝的血色,神色萎靡之际、跟鬼也没什么分别了。

“你们不是要私奔么,怎么又改殉情了。”

她瞧着他们放在路边的包袱,里面有不少的金银细软。要是一开始就准备求死,两手一拍就来了,根本不用带上这些劳什子。

郑观音默默垂下泪来:“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高玉从车窗探头出去:“请问,现在是什么年份啊?”

有人回答:“天保七年。”

这个“tian bao”定然不是那个鼎鼎有名的“天宝”,应该就是高洋的那个年号天保吧。

也不知道是高澄死了,高洋登基用的这个年号,还是高澄并没有死,也用了这个年号。

但天保七年了,也就是说现在距离她从城墙上跌下来摔死、至少过了七年了?

“你到底要嫁的是谁啊?”

郑观音闭眼不想跟她说话,真是、救人还救出仇了。

过了没多久,马车渐渐从野外行到了城中,进了一户人家,瞧着大门大院的、十分阔气。

“不亏是荥阳郑氏。”

方才路上她四下打听了一下,果然照着她那日在颍川之后的情形接着往下走。

在拿下颍川之后,建功又立业,威望与功劳都够了,倒了该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武定八年,俘虏了王思政、自颍川班师回邺城后,高澄就让手下去见元善见,要他遵循天意,仿效尧舜、禅位给齐王。

元善见也知道这一天中早晚会来的,禅位制书当然早就由杨愔写好了,他只得含泪签名,被赶出皇宫,皇后高漪也无能为力。

下面的流程大家就更熟了,高澄遂登基称帝,国号为齐。

“总算这回,他是自己当上皇帝了,没为他们做嫁衣。”

在这一点上,她的功劳可是最大的。

不过,高玉十分奇怪的事,当时在颍川的长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