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2 / 3)

加入书签


“听专家介绍色纺纱线是新技术,能降低成本,质量也不错,会是主流纱线之一。”

技术、工艺这方面不是方晴的强项,江铮学得特别快,也很有悟性,方晴就听懂了一点,色纺纱物美价廉。

“我们属于终端销售了,纺纱厂也不能直接跟我们做生意。”

江铮说:“都是服装这个大圈子里的,先认识。大老板我还够不上,这次结交了几个小厂的老板,说不定哪天就做上生意了。”

店铺装修完毕,方晴和江铮看好黄历,定在9月19号开业。

两家店铺上方高挂着红色横幅,门口各放了六个花篮,后来陆陆续续又来了五个花篮,有方雨、潘子、傅山、张老板还有杨芃送来的。

方晴找了外婆的朋友帮忙,请了一支老年腰鼓队,在商贸城方圆一公里敲锣打鼓宣传新店开张。

江铮买了鞭炮,在商贸城大门外放,节节高嘛。

他租了两个音箱放在店门口,播放最流行的《伤心太平洋》,我等的船还不来,我等的人还不明白~

两家店开业整得红红火火,当然最大原因是方晴宣布新店开张,一律八折。

有新顾客,也有夜市的老顾客,知道他们搬家,特意过来看看的。方晴和江铮招待客人,一口水都没空喝。

“魏姐,这是你们家老二和小方吧。都开店了,今天开业啊。”

魏三妹和季萍出来逛街,季萍要给儿子的新房选窗帘,逛到了商贸城。

季萍拍拍手,惋惜道:“魏姐你也不跟我说一声,我好送个花篮啊。”

说什么?她都不知道江铮开店了,她跟谁说?魏三妹心头一梗,但面上还笑着:“这有什么好说的,小打小闹。小辈的事我是从来不插手的,自由发展。现在做父母难,稍微管得不好,孩子就抱怨你,所以,我才不管。”

“还是魏姐你看得透,我儿子也一样,昨天还跟我吵一架。”话题就此转向育儿。

晚上十点过,魏三妹打电话给江铮:“有段时间没来了,我不请你,你是不是忘了还有个妈。”

魏三妹总能做到一开口就让江铮不知道怎么接话。

这头江铮沉默,电话那头魏三妹更气,叽里呱啦说了一堆气话,最后才说:“下周星期天来家里吃饭,你大姑去了深圳打电话回来还惦记你和小方,下周她回来了,你总要赏脸吧。”

赵红有两个儿子,老大在上海做医生,老二在深圳做IT,都是前途一片光明。赵德伟十年如一日地捧着赵红,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赵红和丈夫从深圳回来,赵德伟和魏三妹一起去接机。上了车,赵红就说起深圳的天气,湿热,跟三江不一样,她待得不习惯,进而说到广州,说到江铃,“广州的天气也是闷热得要命,我就想起我们铃儿,在工厂真是遭罪。”

坐在副驾驶座的魏三妹克制着不翻白眼,每次赵红都要在她面前提江铃和江铮,故意显得她生的孩子更亲近赵红这个便宜姑姑。

新店的生意不错,大酬宾活动结束后,客流量下滑,但总体在方晴预计范围内。两家店需要做的事太多,方晴和江铮两个人忙得不可开交,急忙去职业介绍所登记聘请一个店员。当天,职介所就打来电话,有几个候选人。方晴一一面试,选中了一个18岁的小姑娘,叫宋彩。

宋彩常年下地干活,皮肤黑,但她五官生得好,很标致,最重要的是她的普通话流利,虽然带点口音,不过,无伤大雅。

宋彩很机灵,有眼色,方晴教一遍,她就会了。

有宋彩在,方晴和江铮才能在星期天中午离开一小会儿,他们跟魏三妹解释了,店里离不开人,他们只能来吃午饭,吃完就要走。开店忙,魏三妹是能理解的。

“小铮,小方,你们总算来了。我们才刚开始吃,快来坐。”一进屋,赵红比女主人还热情,招呼方晴和江铮到她身边坐下。

保姆陈姐拿来两副碗筷,赵红给他们盛汤、夹菜,坐在大圆桌另一侧的魏三妹不自觉地捏紧筷子。

“小铮,店里生意还好吗?在商贸城哪一层,三楼啊,明天我带几个小姐妹去照顾你们生意,要给大姑打折哦。”

一桌人都笑了。

魏三妹对江铮说:“听见没有,给你大姑打折,打五折,都是自家人。”

气氛一下冷下来。

魏三妹自觉没开好玩笑,心里懊恼,一看赵红,慢悠悠地喝汤,更气。

方晴和江铮对视一眼,心头了然,出来打圆场:“大姑,我们店里新进了一批丝巾,还没上架,明天您来,做我们的第一批顾客吧。”

还没上架说明还没被挑挑选选,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