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迷雾轶闻(1 / 2)

加入书签

“喂,带路的,这迷雾果真这么邪门?还有,附近真有猛兽出没吗?”兵头子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觉得带路的胆子太小,多少有些夸大其词,倒吓得自己手下这些兵崽子惊魂未定。  话刚说完,兵头子就感到面上一阵潮湿,伸手轻抚脸庞,就触到一片湿润阴冷的雾气,从肌肤上传来彻骨的寒意。  卢纹秋瞅准时机,开始故布疑阵:“军爷我岂敢欺瞒你们!实话跟你们说了吧,就在前天半夜,我们弟兄几个就亲眼目睹了一桩惨案?”  “什么惨案?”兵头子不以为意地问。  在他看来,汉人大多贪生惧死,没什么骨气,他跟在副将身边,一路踏着铁蹄从部落来到中原,感受到的汉人与草原人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血性。  汉人多的是奴颜婢膝之辈,就比如前不久献城投降的那个一城主帅,听说是久经沙场的一员老将了,戍守此地多年。  原以为他会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有多么地忠勇不屈,到头来不过稍加利诱,诓了他几句舍城保民,就乖乖打开了城门,甚至都不必费一兵一卒,不过是怕输得太难看,败了久积的威名,为自己的懦弱找个借口罢了。  换作是他们铮铮铁骨的草原儿郎,才不会被几句仁义礼智迷了心智,就算人困马乏,势单力薄,身处绝境也定是要还以颜色,杀出一条血路的。  他觉得汉人的矫情窝囊是镌刻在基因里的,因为对汉人带有偏见,加上这个带路的坎樵人也是汉人,所以尽管带路的说的煞有介事,他还是存疑,觉得带路的是个怂包,自己害怕还想危言耸听,左右众人的意志。  卢纹秋看出这个兵头子胆子很大,她要是按照原来的思路夸大其词,说不定反而会激发他的好奇心,说什么也要带人照原路下山,对于好勇斗狠的蛮族人来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也不是没有可能,于是她干脆换了个思路。  她打了个喷嚏,拧了个鼻子然后说:“那个,没什么,不打紧,我看军爷也不信邪,刚好我也不想误了时辰,耽搁营里的大事。我就陪你们闯这一遭,大不了就是一死,反正我还有孩子。”  一听这话,有个小兵就不乐意了:“你想死别带着我们啊,我才从军不久,还没有娶妻呢。”  “就是啊,出来这么久,我还等着有一天能回到家乡,孝顺我阿爹阿娘呢。”另一个小兵急出了哭腔。  小兵们一齐看向巡卫长,眼神既激动又夹杂着怨愤,好像在说:不要逞一时之勇,连累弟兄们枉送了性命。  卢纹秋看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用眼色提醒对面以朱冀为首的三名队员。  几个队员一开始都纳闷,因为他们都知道根本没有迷雾杀人一说,山中只有野兔山鸡和野狗,珍禽猛兽少有出没。  前些年朝廷来这捕猎,因为射不到珍奇麋鹿,松鼠狐狸都看不到一只,圣上觉得扫兴,为此还颇为恼火。  至于什么惊天惨案,更是闻所未闻。  他们一早就发现卢队是在扯谎,而且把谎越撒越大,一度担心她忽悠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兵崽子过了头,刹不住脚,会露出破绽。  要是这些粗鲁的兵卒追根究底起来,回到营地后又跟他们的将领说上一嘴,引来怀疑,他们坎樵人的身份怕是遮掩不了多久了。  他们本以为卢队是另有盘算,编织恐怖流言是想让兵卒们萌生退却之意,好拖延时间,正想帮着添油加醋几句,说一些有考据的轶闻,真假参半,帮卢队圆了这个谎。总之,先把这些蛮夷人糊弄住了再说。  三人正在搜肠刮肚,想着怎么完善卢队的说辞,能拖延一阵是一阵,但卢队转瞬间就改变了立场,不再编耸人听闻的鬼故事,还破罐子破摔,带头要加快行程。  上一秒还故布疑阵,打死也不去送命,等众人都胆战心惊,开始打退堂鼓的时候,他却一副要慷慨就义的样子。川剧变脸都不带这么莫名其妙的,这是唱的哪一出?  如果刚开始是拖延战术的一种,那此刻卢队存的又是什么心思?真是叫人一头雾水。  尤其是当三人看到兵崽子们连连摆手说什么也不前进,但卢队拽着他们的袖子死活要把他们往小径那边拽。  一个小兵破口大骂:“该死的砍柴人,我们卫长都没发话,你说继续走就继续走啊,你以为你是谁?”  这时,原本沉默踌躇的巡卫长开口道:“带路的,先不急着走,刚才你说的惨案究竟是怎么回事,如实说来。”  卢纹秋微抿唇角,眉头紧蹙,焦急地看向三人小队,装作咳嗽不着痕迹地快速朝他们眨了两下眼睛,求救的意味再明显不过。  刚才她为了稳住兵卒前进的步伐,打消他们继续往前走的念头,一时情急才脱口而出什么“惨案”,也是话赶话到那了,没抑制住编瞎话的躁动。  至于惨案的来由经过,她根本没来得及细想。  现在临时编,说得磕磕绊绊难免不足信,而且她没有事先跟队员串过说辞,这个情况突然,他们没有确定备案,所以她只能寄希望于队员能替她圆了这个谎。  由队员出面解释惨案是怎么回事,她再加以佐证和完善,这样是最不容易露马脚的办法。  看到卢队发出的求救信号之后,三人突然就明白他刚才为什么会那么说了。  表面上看他是妥协了,自告奋勇要闯迷雾丛林,但其实他根本就没有改变立场,这就是正话反说的激将法,看原本跃跃欲试的巡卫长在受到激励后反而踌躇不前,面上阴晴不定就可以看出,激将法奏效了。  巡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