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真死假死(1 / 2)
这是一场豪赌,更是一场好戏。
对于那些不明就里的围观群众而言,谢卿云此举相当于是立下了重誓。
那“天下第一女医”的牌匾,可是当今皇帝的御赐之物,故意毁坏,说轻了是藐视皇权,说重了,那就是意图谋反!
更何况,谢卿云不日便要嫁入摄政王府,成为夜王妃,她若是亲手砸了这块匾额,大周国说不定就要变天了!
老百姓噤若寒蝉,唯有挑事的那几个人咋咋呼呼,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谢卿云看着他们跟跳梁小丑一样拙劣的表演,心里偷笑:闹吧,闹吧,闹得越大,这戏才越是出彩啊。
姚雁荷完全没想到谢卿云会放此大话,她紧张地望向谢卿云,见她气定神闲,心里也不由松口气。
师傅都还没有检查过尸体,怎么就能如此笃定自己能把人救活?
她看看谢卿云,又看看地上的尸体,皱紧了眉头。
难道说:师傅的医术已经高到只消看一眼,就能确定人是死是活?
虽然她想得有些不切实际,但是她真相了。
谢卿云敢冒着欺君之罪的风险以自己九族的性命来赌誓,的确是因为她通过观察,确定了这个少年能活。
旧时代医术水平低下
,判定人的生死不过是看身体有没有发凉变硬、眼珠有没有上翻、脉搏心脏是否还跳动以及人是否还有呼吸。
在没有具体设备来逐一进行检查的当下,以上这些生理特征都是靠人力完成的,即是说,检查的结果会受到检查者的医疗水平、职业道德,甚至是天气的影响。
有的医生自身能力不足,摸不到轻微的脉搏;有的医生收了黑心钱,帮坏蛋置人于死地;还有的医生不注意气候的影响,自负地做出错误的判断。
所以,在旧时代,不少患者因为体征表现的类似于“死亡标准”而被误判为死亡,大部分人失去了生命,少部分人因为一些事情的延误,没能及时封入棺中埋进土里,在病情缓和之后重新睁开眼睛,从而被讹传为诈尸或者死而复生。
这些离奇的故事野史中记录了不少,谢卿云每每看到都不禁要叹息。
尽管当下谢卿云也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但是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在跟老汉周旋的时候,她便找机会仔细观察了少年的脸。
他口唇、鼻尖、面颊明显发紫,这是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导致的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临床表现,医学上
叫作紫绀,俗称发绀。
同时,他的瞳孔极度缩小,宛如针尖那么大。
当谢卿云看到这些特点时,她几乎可以确认少年突然倒地的病因,而当老汉横加阻拦不让她验尸时,她更是有了三成的把握,少年没有死亡,而是处于假死状态。
只要她能及时救治,这孩子便能活过来,因此她让姚雁荷搞定了老汉。没有了老汉从中阻挠,她要救这少年简直易如反掌。
只不过,现在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揪出幕后黑手了。
尽管如此,她谢卿云也不是什么打落牙齿和血吞的主。吃了她的就给她吐出来,拿了她的也要给她送回来,想在她头上动土,就别怪被当成了垫脚石。
于是乎,谢卿云当着所有乡亲的面,立下重誓,只等着事后那幕后黑手悔不该找她麻烦,给她作了嫁衣裳。
她让那些医生站开,不要阻挡空气的流通,又吩咐阿沁把老汉带下去休息。接着来到少年身边着手仔细检查。
鉴别病人是真死还是假死,有三种简单的办法:检查眼球,检查呼吸,以及检查血液循环。
谢卿云先是用指腹轻压少年的眼球,瞳孔和虹膜因为受到压迫而变形,她松开手之后,瞳孔恢
复到针尖的大小,眼球还有弹性,她心里的那三成把握,增加到了五成。
随后她又拿来打包药包用的麻绳,在少年的手指上困缚打结,少年的指尖逐渐青紫肿胀,说明他还有着血液循环。谢卿云心里的五成,又增加到了七成。
最后她摘下自己身上羽饰的一小段绒毛,轻轻放在少年的鼻孔前。绒毛的尖端有规律地摇摆起来。谢卿云笑了,这孩子还有呼吸,他还有救!
她站起来,开心地向大家宣布这个好消息,却迎来了在场医生们的一片质疑声。
“都没有脉搏了,怎么能叫还活着?”
“是啊,你说那绒毛在动,他还有呼吸,那可能是风吹的啊。”
“就是,在场这么多同僚都说人已经死了,你非要说他活着,那你拿出证据啊!”
“对啊,拿出证据来,让我们大伙儿也开开眼界啊。”
他们一个个尖酸刻薄、阴阳怪气,此时也加入了那老汉“巴不得让少年死”的队伍。无非是因为,在他们异口同声地宣布了病人的死亡后,这时人又被救活了,那他们坐堂行医的招牌不就被人砸了个稀烂吗?这让他们以后还怎么在这一行立足?
谢卿云轻蔑地扫了他们一
眼,人果然是最自私的动物,在面对个人利益时,什么职业道德、好生之德统统都被抛到了脑后。
好,今儿个姑奶奶我大发慈悲,给你们露一手,也让你们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