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汪洋中的孤岛(1 / 1)

加入书签

仅过了三天,难民的前锋队伍就出现在了石桥的西侧,这些难民是日军进军途中所经过的村镇和南京外围的百姓。日军一路疾行追击国军,由于给养跟不上,日本华中占领军司令部下令:可以就地征粮!这就为日军破坏军纪敞开了口子,疯狂的日军如同猛兽,一路奸淫辱掠杀到南京城下!沿途的百姓四散奔逃,日军所过之处哀鸿遍野,十室九空!  天阴沉着,厚厚的云层压得很低,仿佛就在头顶,天空开始飘起细雨,给肃杀的初冬增添了几分寒意。  难民三三两两的散落在镇子西侧的土坡上,他们远远看到守桥的日军都踟蹰不敢上前,他们被日本人杀怕了!很多人没有雨具,只能在凄风冷雨中瑟瑟发抖。  对于难民潮的来临,赵小凡是做好了预案的,维持会办事小组的几个人也事先做了分工。随着赵小凡一声令下,赵大狗带着他的第三小队开过石桥,接着镇里临时组织的救灾队二十多人赶着大车也过了石桥,车上拉着粮食、炊具、雨布等物资。  救灾队在团河西岸的一块空地搭起了几个简易的雨棚,一个棚子下边摆开几口大锅,几个人忙活着生火烧水。按照赵小凡的意见,救灾队先烧了几锅姜糖水,里面还放了少许的盐。一块大牌子戳在棚子旁边,上面写着:难民营。  难民们看到这边的情形,慢慢的聚集过来,在保安队员的组织下排着队喝姜糖水,一碗碗姜糖水驱散了灾民身体里的寒意,也渐渐消除了他们心中的恐惧。  救灾队组织难民中的青壮领了木杆和雨布,沿着运河搭起一个个简易的窝棚,忙了一个上午先期到达的几百个难民总算有了临时的栖身之地,一个简陋的难民营初具雏形。  赵小凡在难民营转悠了几圈,观察这些难民的情形。这些难民基本都是青壮年,妇女都是大脚,孩子不少,岁数大的老人并不多。从南京方向一路逃过来,上百里路,既要忍饥挨饿,又要躲避鬼子的残杀,身体弱点的根本到不了这里。  到了下午,赵小凡亲自上阵了,在一个雨棚下边摆上一排桌椅,丁香和几个办事员一排坐了,雨棚旁边戳了牌子:招工处。以工代赈,组织难民自救是赵小凡的预案。  难民中的青壮男子在招工处的棚子前排成一队挨个登记,办事员询问姓名、年龄、哪来的、以前做什么、有什么特殊的本事等,将这些信息写在一张油印的表格里,登记完,难民拿着表到另一个办事员那里,办事员根据此人情况填写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姓名、年龄,还有一个编号,难民有了这张卡片,就成了洋桥镇维持会的临时工,下一道程序就是按照难民的具体情况分派工作了。有点文化基础的,赵小凡直接留下充实到工作班子里,其他的壮工按照地域编成小队,一个小队二十人,招工处一个下午招了一百二十个人,编了六个小队。这六个小队,由周边六个村的维持分会派人接走,他们的任务是建设难民安置点。在洋桥镇和周围六个村子之间有大量的荒地,其中不少是盐碱地、石砬地,他们要平整这些荒地,和泥脱坯盖草房,他们需要的工具、麦秸和简单的生活用具等由维持分会负责提供,同时,镇里按照每人每天一斤的标准发放粮食,保证他们能吃饱。  接下来的几天,难民还在络绎不绝的进入难民营,营地也从河边慢慢向着外扩张着。招工处还在不断的招工,又陆续编组了十二个小队负责安置点的建设,平均每个村子周边建三个安置点;镇里还招收了五十个妇女,成立了被服厂,被服厂安置在一个空闲的大院里,女工们用采购来的棉布和棉花缝制棉衣、棉被,这些棉衣棉被将用来帮助难民扛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早先被赵小凡派出去采购粮食和物资的几个维持会会员陆续押运着大批的物资回到镇里,也幸亏赵小凡提前做出了布置,否则采购这些东西成本会增加很多,南京城破后短短不到五天,周边的粮食价格已经涨了三成了,而且还在涨。  维持会的工作班子一直在高效运转,人员已经陆续增加到三十多人,被分成几个小组,有的负责物资的发放,有的负责生产组织,有的负责难民安置和招工,井然有序。丁香的知识底蕴和组织能力渐渐的展露出来,她被赵小凡委任为几个工作小组的协调人,她耐心细致,办事条理清晰,干脆利索,一改文文弱弱的四姨太的形象,俨然成了维持会的大管家,让赵小凡省了不少心。渐渐的人们有了关于丁香和赵小凡的关系的各种猜测,赵小凡听了也是一笑置之。  难民营又竖起了招兵处的牌子,负责招兵的是赵大狗,报名的人很多,赵大狗挑挑拣拣,最终被招进来的大都是混在难民中被徐有才派回来的国军老兵,直到保安队六十个编制满额。赵小凡通过整编调整,第一第二小队一律是由自己人组成的,一小队队长有根,二小队队长是七十八军的老兵李友,三小队都是当地人招募的,队长是赵大狗。有了这支队伍,赵小凡的底气更足了。  洋桥镇建立难民营的消息被过往的商队传扬了出去,隐匿在周边和原本往其他方向迁徙的难民听到消息,纷纷改道从四面八方朝洋桥镇进发。一时间,洋桥小镇如同万顷汪洋中的一座孤岛,无数溺水的人朝这里蜂拥而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