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1 / 2)

加入书签

所以,朱英想要培养外科医生,目前还只能暗中进行,招的也都是有经验的赤脚大夫,或是直接从仵作里面选年轻人来培养。

正经学医的人,未必在一开始就接受这种事。

当然了,若是让他们看到会这一手能带来的影响,那后面要学的人必是不少。

万事开头难,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波折,朱英直接放弃了广收学徒,只让锦衣卫配合,秘密进行。

先培养出一批外科医生再说。

江南某地

一栋大宅之中,正有一群人聚在一起。

亮着的灯,随着微风吹来,轻轻摇晃,映在这群人的脸上,让他们的神情看起来更加阴沉一些。

这宅名张宅,乃是一张姓海商的私宅。

往日里,他们这群人偶有聚会,但都不像最近这般频繁。

归其原因,还是因为最近关于放开海禁的消息,一直从应天府传来。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件事的影响并不大,至少,大多数普通百姓,目前还想不到这件事会给自己以及身边人带来什么影响。

受到直接影响的,主要还是渔民、沿海的百姓以及走私的海商跟想要出海却没那个门路的商人。

在此之前,朝廷下令,不准下海捕鱼,对于世代生活在海边以捕鱼为生的百姓来说,影响极大。

因着禁海令,不少渔民只能转行,但生活在这一片区域,跟捕鱼相比,其他行当显然都要更艰难。

这一片区域,也不太适合种植粮食,给别人打零工,哪有那么多好干的活计?

总之,禁海令导致沿海地区民怨很深。

若是放开了禁海令,能够出海捕鱼,过去擅长捕鱼的家庭,自然可以多一项收入。

靠着走私大发横财的世家海商,则是走了另一个极端。

纵然有着朝廷的禁海令,可这禁海令,禁的只是普通人。

对于豪门世家来说,偷偷走私,只要打通了上下关系,只要愿意承担巨大的风险,收益同样也是巨大的。

如今朝廷要放开海禁,对他们来说,少赚钱,就等于是大损失!

他们能愿意才怪!

而对于想要出海,却因为禁海令以及倭寇而不敢出海的商人们来说,若是放开海禁,对他们那自然是有着大大的好处。

无论是朝廷还是他们,过去都担心倭寇作乱,但现在不是接连大捷,倭寇都被朝廷的人打得抱头鼠窜吗?

只要朝廷对海上的倭寇不断进行打击,让海商的贸易之路能更太平一些,纵然还有着一些风险,跟巨大的利益比起来,也不值一提。

哪个行商的人,会认为行商之路上一点风险都没有啊?

只要不是危险不断,那就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他们是高兴了,觉得等到放开了海禁,自己就能进入这个赚钱的领域,自认为被分走了蛋糕的人可不乐意了。

今日在张宅再聚的这些人,就是心怀不忿的走私商人。

他们这群人,每一个人的背后,都站着一个豪族世家。

江浙一带的世家,被迁走了不少,但是,无论是被迁走的,还是留下来的,都还有着自己的一方势力。

表面上对朝廷的臣服,不是真的臣服。

朝廷对他们不理睬的时候,他们还能勉强与朝廷保持和平状态。

朝廷若是非要找他们“麻烦”,他们也不会愿意坐以待毙。

毕竟,铁打的世家,流水的帝王。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不假,但这天底下,何曾有万万岁的天子?

一朝天子一朝臣!

而利益一旦受损,影响的则是他们家族的数代人!

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一直都看不上龙椅上那一位,觉得是泥腿子出身,残暴又粗鄙。

而江浙一带,的确是受了张士诚很多好处。

这位靠着十八条扁担起家的“东南王”,虽然进取心不强,一直以来也只是偏安于东南地区,但他确实是对当地的百姓还算和善,跟其他势力形成了鲜明对比,跟前朝比,更是一个天,一个地。

他制定的政策,也是轻徭薄赋,所以,即便张士诚死了,即便新朝建立这么多年,他死后每年的七月三十日,江浙一带的老百姓,还都会借着为地藏菩萨烧香的名义,来偷偷纪念张士诚。

老朱之前为何要进行海禁?

倭寇肆虐是一个原因,防止陈友谅、张士诚等人的海上残余势力与倭寇、蒙元联合攻击明朝,这也是一个十分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