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大灾情(1 / 2)

加入书签

一直被仍在原地没人理会的文臣们:“……”

有好几个人都已是顾不上惊讶,直接抬头看向了面前的祖孙二人。

虽然早就知道皇上对大殿下十分偏爱,甚至还允许大殿下替皇上主持过一次朝会,但因为这样的事在过去的朝代里也不是没发生过,大殿下到底是皇孙,还是皇长孙,真说起来,在没有储君的情况下,让皇长孙主持一些本该储君来办的事,也不是特别不可思议,也是勉强可以让人接受的。òй.

但一个能在洪武大帝暴怒时劝住他的人,这……这就太让人惊讶了!

在过去那些年,敢这样做,且还真成功了的人,就两人。

一个是已逝的马皇后,那是皇上的原配,结发夫妻,感情极好的一对帝后,这听着就不令人惊讶。

另一个,就是同样已逝的太子,朱标,那是皇上的嫡长子,是皇上没登基之前就一直教导着的好大儿。

鉴于很多非皇室的世家都同样重视嫡长子,且还是那样一个十分优秀的嫡长子,暴怒中的皇上能被嫡长子劝住,这也是让人觉得合情合理的一件事。

除了那两人,哪怕是跟着皇上一起打江山的老兄弟们,在皇上登基之后,也就成了臣子。

做臣子的,从身份上,就与皇上有了一道天然的隔阂。

当臣子的能劝一劝皇上,但能拥有如先皇后跟先太子那样的自信,那是绝对没有的。

等到那一批老人儿也都渐渐死得差不多了,他们侍奉的这位帝王,就真成了一个在感情上的孤家寡人。

哪怕有着几十个儿女,有着上百个亲孙,有着一朝听令的文武大臣,有着满后宫的嫔妃,但能够真正让这位帝王信任的人,怕是一个都没有了吧?

连蒋瓛那样的锦衣卫一把手,也不过就是皇上手里的一把剑,折损了就会被弃。

而锦衣卫之所以出现,也是因为皇上不信任朝臣们了。

有了锦衣卫,皇上就等于同时有了无数双眼睛,可以“看”到很多朝臣们私底下的举动。

但这样的机构权利太大了,同样也会引起皇上的忌惮。

“皇上对皇长孙竟这般信任!”比他们之前认为的信任,还要多得多!

当暴怒的帝王真的被安抚住,这些文官得以平安从皇宫里出来时,人人神情复杂,竟也说不上来是高兴,还是更不安了。

“也不知皇上如此信重皇长孙,是祸是福啊!”有人低声嘀咕着,却又很快止住了口。

另一边,朱元璋跟朱英已是开始用膳,两个人都不是讲究食不言的人,所以用膳的同时,也说起了关于河南水患的事。

经过朱英的另类劝解,加上老朱在朱英来之前也发作了一番了,此刻再说起时,已不是那么生气了。

老朱冷声说道:“无论是六部官员,还是底下的这些一地父母官,大多都是太平官!不出事的时候还好,一旦遇到了事情,个个都不中用!”

朱英道:“爷爷,您是将他们想得太万能了,其实很多官未必是没能力,但他们的能力都只是限于眼界跟经验,甚至是官位高低,只能管他们负责的那一亩三分地。”

“您之前已是换了一大批,不少军中出来的低阶武官成了地方的文官,他们忠诚是有的,贪污腐败方面也很有自制力,不该拿的,一般都不会去拿,管理事情,也是中规中矩。这不是您之前要求的吗?他们其实已是达到了。再要求更多的,就是难为他们了。”

既要人听话、清廉,又要人有能力,各方面都能做好,真有这样的官员,那是来应天的料子啊,怎么可能会一直待在地方上呢?

中底层的官员,在没有足够的眼界,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的情况下,能在大明大部分中基层官员都被老朱给砍了换了之后,立刻走马上任,还没有让大明的官员体系崩盘,这已是相当不错了。

再多的要求,就过了。

但朱英也并不觉得老朱之前大杀特杀是什么错误的举动,若不砍了那么一大批,怕是现在这个时候,大明上下都已是走了前朝的老路。

毕竟,之前被砍的那一大批官员,或是在前朝供职过,或是有关系的人在前朝供职过,他们都更熟悉前朝的那一套。

前朝为什么会灭亡?还不是上下都腐败透了?

朱英只要一想到这个问题,就遗憾自己来晚了。

若他能在老朱刚建国的时候来,只凭着他对大明的些许了解,就能让老朱避开不少文人埋下的坑,不至于在这些年一直趟雷一直杀人。

但又一想,若他早来了,不一定能成为太子朱标,若不能成为朱标,而是成了其他人。他恐怕也不敢跟老朱说这些掏心窝子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