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0章 国事家事天下事,他没有一样放在心上的(1 / 2)

加入书签

同样的事情在不同人看来,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李二眼中,柳白他们只要回来,那就是天塌地陷的大事,他想到的最坏的结局,也无非是统治全天下的计划搁浅。

而现在,柳白等人的归来,却代表着这个计划,或许再也没有实现的可能。

柳白了解李二,李二同样也了解柳白。

身为皇帝他很清楚,自己这个多年的老朋友,究竟有多二杆子的脾气...

虽说那些孩子是自己的亲儿子,但相比之下,好像跟柳白更亲。

现在有人绑架的李祐,柳白或许会拖着那些国度,一步一步走进深渊,根本就不考虑后果。

或者说这样的后果,在柳白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

区区一个倭国罢了。

在柳白看来,就算灭掉也无伤大雅,可李二不那么想。

倭国在他眼中,就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座矿山,一片金池!

大唐失去了倭国的供养,实力倒退的恐怕不止一两步。

而在满朝文武的眼中,柳白归来,同样不是什么好事。

这些年来朝堂愈发的混乱,老臣们纷纷致仕,那些新被吸收入朝的年轻一辈,还没有成长起来,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

前些日子,皇帝一怒之下,罢免了十七位四品以上的官员。

直到定下三省人选之后,朝堂才渐渐恢复平静。

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混乱再起。

哪怕,王弘直、赵普他们那些人,本来就归属于柳家的阵营。

谁都知道,柳白之所以大张旗鼓的前往江南,当年还说了不再归来的豪言壮语,就是为了给这些人进入三省让路。

现在他回来了,这些人进入三省的进程,将被无限期的延后。

也就代表着,朝堂会继续混乱。

明白人知道,柳白就是憋着一肚子的怒火,打算给齐王殿下报仇。

有些稀里糊涂的人,已经开始做准备了。

他们认为柳白升起造反之心,这一趟回来就是带着皇子们逼宫的...

谁让那些皇子从小就是在柳家长大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群已经成长起来的官二代。

他们的势力汇聚在一起,足以撼动天下!

又是一年深秋,眼瞅着就要入冬了。

贞观九年的秋天并不寒冷,恰恰相反,十月份的天气依旧炎热的让人烦躁。

经验丰富的老农,已经为来年开春做了充足的准备。

冬天太暖和,冻不死埋在地里的那些虫卵。

贞观二年的时候就是这种情况。

结果没多久,铺天盖地的蝗虫群飞起来,若不是柳家献上土豆和玉米,大唐百姓估计早就死的差不多了。

整个关中,家家户户都养了一群鸡鸭。

这也是当年柳家庄子的老办法。

把鸡鸭散养在田地里,鸡粪鸭粪可以当肥料用。

用不着喂养,鸡鸭会自己学会,在地里刨食。

入冬之前,足够把土里的虫卵吃干净了。

等到天气真的冷下来之后,就可以把鸡鸭宰杀,能过个肥年。

泾阳县柳家庄子,祖宅的门房老吴像往常一样,在天刚亮的时候,把门栓摘下来。

打着哈欠,把梯子搬到墙根下,登上墙头,扯着破锣嗓子吆喝一声。

柳家庄子的一天才正式开始。

这几年,柳家庄子里的青壮年愈发的少了。

走在大街上,周围全是老头老太太。

外人想要在柳家庄子定居,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这里的宅子寸土寸金,一点都不比长安城正中心便宜。

在乡亲们的眼中,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家的狗窝。

虽说生活设施比长安城差远了,但是质量高的多。

随着各地行商的增加,柳家庄子东头成了方圆百里之内最大的骡马市。

离着二里地,就能闻见一股刺鼻的牲口味。

太上皇李渊早早的起床了。

他拎着两套肉夹馍,从庄子西头溜溜哒哒的回到柳家老宅。

一路上不断有人跟他打招呼。

李渊这个骂一声,那个踹一脚,别提多威风了。

他这个代理庄主,比柳白当庄主的时候,忙了一千倍。

庄子里但凡出现点大事小情,总会让代理庄主出面平事。

回到老宅吃了口东西,把剩下的一套肉夹馍,给老妻送去,李渊换了一身体面衣服,带着家里的两个仆人,来到酒坊。

“手脚麻利点!”

“今年收成不错,多存点粮食,来年就能少点花销,谁都看得见,明年粮价会炒到天上去!”

“包装那边什么情况?咱们订的玻璃瓶子为何还不到?”

或许在李渊的眼中,当酒坊的大掌柜,比当太上皇还舒心。

他这个酒坊里,聚集了庄子里大部分的青壮劳力。

自打和各地府兵营展开合作之后,收购粮食的成本节约了三成左右。

于公于私,他都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若是没有酒坊,朝廷想要推行的军票之策,还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