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 这就是大唐的读书人(1 / 2)

加入书签

文会的时间一拖再拖,地点一改再改,终于在正月十六这天,正式召开了。

地点选在了一个,谁都没有想到的地方。

大慈恩寺!

没人知道,究竟是谁选出来的这个地方。

不过,倒也没人排斥。

世间总将儒释道并列,以为三者是天然对立的关系。

实际上,儒家早已不是佛道能比的了。

如果说佛道走的是一条康庄大道,那么儒家走的,堪称通天之径!

一开始,儒家就没有朝着宗教的性质发展。

学问,才是儒家的底蕴,朝堂,才是儒家的根基。

鲫鱼和鲤鱼是能够成为朋友的,可它们能跟虎豹做朋友吗?

鲫鱼和鲤鱼之间,可能成为仇敌,可它们会将虎豹视为仇敌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这么多年以来,朝廷才并未禁止官员,信仰佛门亦或是道门。

换言之,佛道和儒家比起来,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

大慈恩寺也对这场文会,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

大唐佛子玄奘,亲自在大慈恩寺门口,接待各方宾客。

这一次,参与文会的人,着实不少。

以文会友,并没有多少紧张的气氛。

大多数人,只当这是一次消遣的机会。

一些年轻人,也抱着为自己扬名的心态。

至于争名夺利的人,着实没有几个。

抛开党派之争,大唐的读书人,还是比较团结的。

“阿弥陀佛,多年不见,陆先生风采依旧,可喜可贺...”

玄奘双手合十,冲刚下马车的陆德明,行礼致意。

陆德明紧走几步,上前拱手道:“见过禅师...”

说完,也冲玄奘身后的戒贤和尚,拱了拱手。

戒贤和尚的闭口禅,一修就是四年!

四年来,他一个字都不曾说过。

这般毅力,足以让他立地成佛,轻而易举得到了大唐所有人的尊重。

戒贤和尚双手合十,苍老如树皮的脸上,绽放出一抹笑意。

“陆先生里边请吧,时间尚早,可先用些茶点戒斋...”

“多谢禅师!”

陆德明带着身后的几位年轻先生,步入大慈恩寺。

进来之后才发现,为了迎接这场文会,大慈恩寺特意在院子中心,大雁塔的脚下,搭建了一座帐篷。

帐篷的中间和四个角,各立着一尊巨大的暖炉。

一进来,便是扑面而来的热浪。

看到陆德明进来,帐篷里的人纷纷起身。

于志宁和孔颖达仿佛忘记了年前的仇怨,过来和陆德明寒暄。

三人仿佛知己好友一般,说话间不时的哈哈大笑几声。

这就是大唐的读书人。

他们或许会因为各自的利益,在朝堂之上,斗得你死我活。

但对待外人的时候,态度都很坚决!

这就像一家人之中,大哥和二哥拳脚相加,打得头破血流。

可但凡有外人欺负二哥,大哥照样拎着锄头冲上去,给二哥挡拳头!

在不知道这场文会的内情之前,或许他们还有趁机一较高下的心思。

如今已经知道,这场文会是为了给倭国挖坑,自然没人再琢磨别的。

只当是,以文会友的场合罢了。

“辞官多日,老夫倒也变得潇洒了许多,想想那贾统,再想想那李安年,老夫考虑,遍邀好友,编纂出一套,融合《五经》的文训典籍,以免我大唐学子误入歧途,耽搁了大好年华...”

孔颖达看上去比之前年轻了一些。

或许真的是因为辞官之后,心态变得更好了。

听到他这番话,于志宁和陆德明都是眼前一亮!

自古以来,为《五经》注解之人,如过江之鲫,多不胜数。

各家有各家的学问,各家有各家的说法。

有些典籍,同被列为必读之物,却在星星点点之处,产生歧义,甚至注解截然相反的地方都有!

若是能汇集各方大儒之力,将各家学问融会贯通,编纂出一套,注解《五经》的典范,堪称功德无量之事!

于志宁立刻表示,要亲自参与进去!

“那么《周易》的部分,就有劳仲谧兄了!”

陆德明略一沉吟,道:“师古兄对《周易》也有很深的了解,文会后,陆某亲自去颜家走一趟,请他出手!”

孔颖达大喜,忙向陆德明拱手。

“那便多谢元朗先生了!”

说完,目光灼灼的看着陆德明。

陆德明本身就是经学大家,孔颖达当然不会放过他!

“王德韶、李子云、朱长才!”

陆德明沉声说了三个名字。

身后,三位年轻先生上前一步。

陆德明笑道:“冲远先生莫要看他们年轻,可论起对《诗经》的了解,陆某尚不及他们,此外,当初柳白撰写《尚书真伪考》,也有他们的参与!”

孔颖达惊喜异常。

“那就有劳三位了!”

三人之中,岁数最大的也不过四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