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官老爷们集体出动抢劫?(1 / 2)
当天晚上,长安城中又发生了一件稀罕事。
一大早送完了陛下离开之后,又去了武德殿待诏的大臣们,一夜未归。
不过,子夜时分,皇宫之中,却传来一阵阵呐喊声,哪怕待在长安城的城门周围,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从子时两刻开始,一直到天都快亮了,‘一二三四’的口号,就根本没停过!
宵禁结束之后,开始新一天营生的老百姓们,离开家门,走在朱雀大街上的时候,差点被吓死。
只见,一群穿着红袍的官员,衣衫不整,官袍都褶皱得不成样子。
头发乱得像是被人糟蹋过,远远的都能闻见一股子汗馊味。
这么一群人,乍一离开皇宫,顿时像脱了缰的野狗一样,散布开来。
无论是卖锅盔的,还是卖包子的,只要是能吃的东西,都在一瞬间被抢光了!
做小买卖的老百姓们,欲哭无泪。
想高喊一声‘抢劫’,却又不敢。
他们看得清清楚楚,长安府衙、兵马司、巡城司的主事老爷们,就混在这群饿鬼之中、
一个个瞪着血红的眼珠子,满大街找早点。
不知是哪个衙门的官员,跑得稍微慢了一点。
几个卖吃食的小贩,已经被抢光了。
一个老汉刚刚抬出一缸羊奶来,还没来得及吆喝一声,就被人推开。
那官员一脑袋扎进缸里,痛饮了一番,才算是救了命。
卖醪糟、卖馄饨、甚至于最近流行卖糕饼的,都没能幸免于难。
红袍官员们如同犁庭扫穴一般,短短时间,被朱雀大街‘清缴’一空!
吓得刚刚开业的商户们,赶忙把门窗都销死了。
官老爷们集体出动抢劫?
这倒是新鲜。
昨天晚上,长安城的人都听见那一声声鬼叫了。
莫非,官老爷们都中邪了?
朱雀大街上,距离皇宫最近的一段,只有一间报亭,没有被人扫荡过。
报亭的主人开门之后,照往常一样,把新鲜出炉,还热热乎乎的本期《致知》,摆在报亭门口的大桌子上。
自从《致知》的名气打出去之后,已经从一月两刊,变成了一月四刊,到现在,又变成了三日一刊。
饶是如此,也满足不了大唐百姓们,对于《致知》的热爱。
在很多边远地带,《致知》已经成为了官员和学子们的必读之物。
就算在文化宝地的河东河北一带,《致知》也是最为流行之物。
除了学子们,普通老百姓也几乎人手一本。
只有看过《致知》,才知道朝廷的最新政策,免得被当地官员忽悠。
若是自家吃了亏,就拿着《致知》去公堂上,跟官老爷对峙!
《致知》,就是证据!
换成往常,在最为繁华的朱雀大街上,只要《致知》一摆出来,就会立刻遭到哄抢。
可今天,实在是太诡异了!
官老爷们一个个跟中邪了似的。
谁还敢出门?
别说大姑娘了,就算是小伙子,都胆战心惊。
没看那几个小贩,都哭得像月子里的娃娃了!
报亭的主人,倒也不着急。
从来没听说过,《致知》会出现销量问题。
只要这群神经病官老爷们一走,百姓们肯定会围上来。
报亭的主人,是从军中退下来的老军汉。
像他们这种人,原本是不会受到朝廷安置的。
受了伤,或者年纪大了退下来,军中给的补偿,还不够买一头驴。
现在好了!
体貌健康的,可以去书院。
那里的学生和先生加起来,起码四五万人!
都是身娇体贵之人,未来朝廷的栋梁之才,起码要有一两万的仆役伺候吧?
虽说赚的银子不多,却是个可以养老的行当。
若是想多多的赚银子,柳家的工地、十二坊的扩建计划,乃至陛下的昭陵,都是合适的去处。
累是累了点,但可以为孩子置办下一份家业。
至于受伤甚至残疾的,要么去柳家其他的产业里做工,要么就去兵部下辖的几个秘密基地。
活轻松,银子不少,唯一的缺憾就是,近几年不能跟外人打交道,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可若是受不了寂寞的日子,那就只能去选择,开个报亭。
光是长安城里,就有上百个同样的报亭。
这就解决了上百个人的安置问题。
那么整个大唐,又会有多少?
朱雀大街上这个报亭的主人,就是个瘸腿的老军汉。
和往常一样,把《致知》放好之后,给自己倒上一碗酸浆子汤,随便拎起一本,看了起来。
老军汉认识的字不多,只能挑一些较为浅显的文章看一看。
不过,好在《致知》中,关于评论实事,以及解释朝廷政策的栏目,已经考虑到了大唐普通人的需求。
特意把文章写得很浅显,尽量用比较简单的文字。
至少老军汉这样的人,多琢磨琢磨,还是能看懂的。
“官员考...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