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因为兰九(1 / 2)
“呵,五爷这个笑话说得可真是好笑。”仇武白了秦渊一眼,“你廖氏里的其他人是什么模样我不知道,但行走西北的这几百号人个个武艺傍身,除了能进入北凉做生意,还能横穿北凉从北凉的西境出境,去到那从没人去过的地方,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能活着回来,这本事可不是谁都有的,连我的天节军都做不到,你廖氏里的人如果都是弱不禁风,那我这天节军的大营里就是住了一营的大姑娘!”
听到仇武说起这事儿,秦渊心里得意,面上却还装出一副谦虚的样子:“能从那险恶之地回来是我廖氏的人平日里积德行善,到了紧要关头得天庇佑,说白了也就是运气好罢了,而且仇将军可不能说天节军做不到,你没带他们去做过,怎么就知道他们做不到?不然仇将军你现在就带人去试试,爷保证仇将军你带去多少人,就能带回多少人。”
仇武瞪着秦渊道:“五爷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我若能带他们去,谁还待在玉门关这破地方?”
可恨这天下竟会有一个廖氏,整日东奔西跑,总去做那常人不敢做的事情,每当看着那些人一脸畅快地凯旋而归,每当听到那些人声情并茂地炫耀那些生死一线,他们这些被拴在玉门关的热血汉子总是羡慕不已。
与廖氏这一群可以凭着自己心意闯荡天下的商贾相比,他们这些满腔热血抱负的军人反倒只能受困于方圆之地,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空余满腔热血豪情。
生活就是这样,若没有对比,那怎样都能忍耐,可一旦有了对比,这日子就处处都不尽如人意。
眼神一闪,秦渊沉默下来,半晌后张了张嘴,却还是将想说的话咽了回去。
仇武跟国公爷是在同一年参军的,入的都是西北天节军,两个人年龄相仿、意气相投,一直都以兄弟相称,后来国公爷被父皇看中、提拔,而仇武则是被国公爷生拉硬拽地带在身边,父皇教国公爷兵法,国公爷就拉着仇武一起听,父皇让国公爷领兵,国公爷就让仇武做副将,于领兵一道,仇武不如国公爷有天赋,但胜在努力勤奋,多年以来也是战功赫赫。
后来父皇带兵攻打京城,仇武也跟着去了,得胜之后,国公爷一直陪在父皇左右稳定朝堂,仇武却坚持要亲自将他们从西北带来京城的兵再带回去,父皇和国公爷没多想,就随他去了,谁知他这一去就再不回京。
父皇一直惦念着仇武,早几年就想尽办法要将仇武调回京城,可仇武不干,只要父皇一动这个念头,仇武就能预知到似的犯下个不大不小的错误,虽不至于丢官降品,却也让他不能名正言顺地回京,若不是国公爷劝着,父皇早就下了圣旨将仇武强调回京,毕竟仇武身上还有许多陈年旧伤,若不好好养着,再过几年就要吃苦头了。
曾经他想不明白,不懂仇武为什么偏不回京,明明他跟国公爷一样为父皇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只要他肯回京,他的地位必与国公爷不相上下,又何必非在这黄沙漫天的玉门关吃苦受罪?可现在,在跟国公爷相处两年之后,他亲眼看到了,看到了这世上当真有人不把财富名利当一回事,看到了当真有人不屑京城的繁华和权力,看到了有些人坚持做着某件事就真的只是因为许多年前的一句承诺,这些人中有国公爷,也有仇武。
细细回想自己过往的人生,秦渊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才
刚出生,就得皇帝教导,学会了包容和责任,在万念俱灰时有他的义父支撑,懂得了何为情、何为义,将入朝堂站在善与恶、信与诡的岔路,秦渊又与段弘相遇,见识了坦荡和正直。
秦渊认为他之所以能成长为如今这副模样,这三个男人功不可没,而他之所以能受到这三个男人的教导,都是多亏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一个是秦渊的生母毓妃,另一个便是段南歌,若不是因为这两个女人,那三个男人又如何会跟他秦渊扯上关系?
想到这里,秦渊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将段南歌微凉的小手握住,而后偏头,眉眼间柔情缱绻,却还带着一丝不满:“怎么这么凉?”
正说着正事儿呢,秦渊就突然冒出这么一句,便是段南歌听了也愣了一愣,略略想了想才明白过来,柔声细语道:“一直这样。”
“胡说,”瞪着段南歌,秦渊蹙眉,“你这手若一直这样,爷会不知道?”
时已入春,夜里却还冷得很,这营帐透风,坐得冷了她都不知道说的吗?
段南歌撇嘴,道:“你能知道才奇怪,跟你在一起的时候,我这只手不一直都在你手里捂着呢吗?”
秦渊眨眨眼,细细一想就发现确实是这么回事:“那你不早跟爷说,爷好把你那另一只手给捂了。”
猛地抽回手,段南歌白了秦渊一眼。
秦渊痞笑。
在一旁看着,仇武额角的青筋直突突,白鸾兰九双颊绯红,叱灵旸目瞪口呆,只觉得自己今天真是长了见识了。
瞥了眼白鸾兰九和叱灵旸,段南歌语调慵懒地问仇武道:“仇将军打算如何处置这些偷盗军粮的人?”
一听到这个问题,仇武就一脸的不耐烦,道:“老子都
饶了他们好几次,他们偏偏执迷不悟、屡教不改,若再放他们回去,他们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