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最后的机会(2 / 2)
寡言少语,十分难应付,但此时的段弘却觉得话多的圣女更难应付。
“是嘛。”皇甫静怡垂眼,似有几分失落。
果然还是不行啊……不过她都与段国公说上话了,本就不该太贪心。
段弘蹙眉。
段弘第一次见到皇甫静怡时,皇甫静怡只有六岁,那年南楚的上一任圣女识人不清,引狼入室,最终不得不像天宋求助,以高昂的代价换取天宋出兵相助,当年领兵的便是段弘。
段弘是从火场里救下皇甫静怡的,对段弘来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见人遇难便出手相救,事过之后,再无牵扯,但对年仅六岁的皇甫静怡来说,那毫不
犹豫地冲进火场的伟岸身影就如同神祇一般,摄心动魄,再难忘怀。
那之后南楚的前任圣女因为犯下那样无法挽回的过失而被依南楚国法惩治,一位适龄的圣女从择选中脱颖而出,继任圣女之位。
依南楚的规矩,同一批圣女候选人当中只要有人通过择选成为圣女,其余落选之人便会离开南楚皇庭,另谋出路,而其中大半都会嫁人。
只是那位新上任的圣女贪图享乐、荒废朝政,在位两年便被南楚群臣弹劾,被迫退位,于是南楚便出现了一个极为尴尬的局面:在位的圣女被迫退位,还在训练中的候选人年纪尚小。皇甫静怡便是在这样的局势下通过择选,登上圣女之位,即便有郭聿辅佐,其中的艰难也非外人所能想象。
皇甫静怡登基之后,南楚圣女亲自来给天宋皇帝贺寿就成了每年的例行公事。
段弘不是什么未经世事的呆头小子,正因为经历过,并且刻骨铭心,所以当皇甫静怡出现在天宋的万寿节并且用那样的眼神看着他时,段弘就知道大事不妙。
段弘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什么特别的事情撩拨了皇甫静怡的心,但面对一个与自己女儿一般大小的孩子,段弘能怎么办?除了视而不见和沉默以对,段弘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可不闻不问不代表什么都不知道,皇甫静怡是经过了怎样的努力才成为圣女,皇甫静怡是花费了多大力气才说服南楚群臣得到亲自出使天宋的机会,这些段弘都知道,他是天宋的段国公,是暗影卫有实无名的首领,有些事即便他不想听,也总会传进他的耳朵里。
此时,正值碧玉年华的皇甫静怡就站在段弘面前,垂着眼神色落寞,却顺服地一句话都不说,不强求,也不任性,段弘突然就想到了段南歌,那个既让他头疼,又让他心疼的女儿。
兴许是满溢的父爱作祟
,又或许是此时的皇甫静怡牵动了段弘心中的其他情愫,段弘暗叹一口气,调转了马头。
“圣女想去哪里?若说到吃喝,京中没有哪个地方能比得过逸云楼。圣女可曾去过?”
皇甫静怡猛然抬头,怔怔地仰望着段弘挺拔的背影:“没去过……”
“走吧,”段弘打马,缓步向前,“恒儿,去安排一下。”
“是。”瞥一眼皇甫静怡,段子恒飞快地跑去逸云楼为迎接皇甫静怡做准备。
皇甫静怡还有些想不明白段弘是什么意思,或者说段弘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只是皇甫静怡还无法相信。
段国公这是答应她的邀请了?她终于有机会跟段国公对饮小酌了?
皇甫静怡望着段弘渐行渐远的背影,一脸茫然。
“圣主,”见皇甫静怡迟迟不动,郭聿叹息一声,上前提醒皇甫静怡道,“请圣主移驾车内,臣这就护送圣主与段国公往逸云楼去。”
皇甫静怡回神,语气淡淡地问郭聿道:“圣师不阻拦吗?”
郭聿扬起一个谦和的笑容,温柔道:“圣主自有决断,臣相信圣主。”
偏头看看郭聿,皇甫静怡声音清冷道:“圣师之言总是能让本座踔厉风发,却也能让本座成为池鱼笼鸟。”
相信?师父的这一句相信并没能给她勇气,反倒是为她束上了枷锁。师父相信她,相信她作为圣女必不会做出有损圣女身份的事情,相信她作为国君必不会做出有损南楚的事情,仅此“相信”二字便能叫她的心神回到“南楚圣女”的桎梏中,让她清楚地回想起什么能做、什么该做。
郭聿心中苦涩,这苦却说不出:“这是臣的本分。圣主,段国公要走远了。”
“嗯,本座知道了。”皇甫静怡转身,回到马车里端正地坐好。
今日是她继六岁以来头一次离段国公这样近,怕也是她此生唯一的且是最后的机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