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初入官场(1 / 1)

加入书签

原来,在当地,或许在整个乡村基层班子建设中,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各个自然村必须配备一名大队干部,便于工作。

方家村外带三个卫星小村,称为大队,即现在的行政村。

方村有书记,大队长,团支书,另二个村,一个有民兵营长,一个有付业大队长,都是班子成员。

老书记所在的汤甲村,虽然只有一个队,不足200人,可没大队干部不行,老书记落选时提出这个要求,方小军考虑到方村已有三个干部,妇女主任50多岁了,也该退了,建议让书记的女儿方小芹当妇女主任,也不枉当初老书记的一片苦心。

老书记深谋远虑,女儿再能干,总是要嫁的,不如让儿媳担任,这样,各种因素之间就平衡,“政变”风波就这样风平浪静了。

方小军刚刚点拨停当,尚未站稳脚跟,怎么出尔反尔,把自已老婆换上,把老书记儿媳换下呢?那样会激化矛盾,方家村的老党员是不会吃素的。

招娣无招了,所谓“夫唱夫随”,也就这样了,但她仍不甘心,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能不能让我当副主任?”

“笑话,那妇女主任是叫叫的,就是大队革委会的妇女委员,连办公室办公桌都没有,只有一张方凳是她的,开会用用。”

“那起码让我当个生产队妇女代表,生产队革委会呀!”

“生产队那革委会?那是革命领导小组,没有妇女委员,只有妇女代表,”

“那我要做妇女代表,总比光屁股强!”

“这倒可以,现在妇女代表是我妈,让她让给你,这个只要我跟队长,和大队妇女委员打个招呼就行。不过我要告诉你,在生产队要听队长的,在家仍然要听妈问”

“好的!不过,你先要跟妈说一声,不能说是我要的”

“没关系,妈会听我的”。

俗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经过自己的努力,陈招娣终于当上了生产队干部,也无意中夺了婆婆的权,这个家,实质上是她说了算。

12点了,新的一年来到了。招娣要起来放鞭炮,她要为自己庆祝,这短短的几个月,她从一个黄毛Y头,成为书记婆娘,从一个小小的公社社员,成长为队干部,她后劲卯足,大有前途。

好事年年有,没得今年多。1975年,是个多喜多事的一年。

先是,方小军从公社得到消息,因通天河的开通,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县委郝书记被提为镇丹市付市长。临走时推荐了蔡荣生为分管农业的副县长。

江阳县的全体民工,特别为他们的老领导升官而高兴。

陈招娣掰着手指头,算来算去,也只算出升半级,他原来是农委主任,何况当个团长,级别同县长一样呀!

“这你就不懂了”,方小军说出原委,理倍儿清,招娣不得佩服自已的老公,像打麻将一样,拎得清的人,准赢!

“这民工团是临时组成的,在职时享受团级经济待遇,而政治待遇还是原来的科局级,一旦解散,又恢复原样。”

“这当官的,级别越高,人越少,越难升,你别看这半级,由市管干部,变成省管干部了,万一那里少个缺,一拎就补上那半级了”

“某局有个付局长,是专家级的,可他不肯下乡,拼命工作一辈子,退休了,还是个付局长,他苦笑地揶揄自已,这个付(富)拿不掉,拿掉了就要变穷。他原来的部下,后来当了组织部长,念他的好,推荐他当一个协会的主席,好让他退休享受正局长待遇,他也欣然赴任”。

招娣都听呆了,这时,大队广播突然响了起来:

“请方小军书记听到广播以后立即到公社去一下。再广播一下…”

方小军心想,大年初一,怎么还要去公社?

陈招娣有一种直觉,肯定是好事,她要跟着去,她不怕人家说她是“跟屁虫”,她要分享丈夫的荣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