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分钱,过大年(1 / 2)

加入书签

元旦过后,人们提得最多的就是改革,包产到户,分田分士。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希望的笑容。此时的南方才是改革的前沿,充满了机会。可惜陈圣根本去不了,要想大展拳脚,还得静待时间。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陈圣曾经买的军大衣终于派上了用场。销售小分队的另外七个人终日在外奔跑,陈圣一人给了一件。他们除了厂里的销售工作,还帮陈圣夹带私货,销售电子表和自行车。其实几个厂现在根本不需要销售,陈圣的表和自行车陈圣也没在意卖多卖少。主要是锻炼他们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等这边开放集市的时候放心把他们放出去。

剩下三件军大衣陈爸自然必须有一件。陈妈和两个姐姐陈圣是买的棉花来自家做的。亲大伯和二伯一人一件,舅舅家和姑姑家都是送的棉花和布。给外婆的是买的一件外形和七八十年代差不多的大衣,轻而保暖。

临近年关,外面买卖东西的人渐渐的多了起来,也不再躲躲藏藏了。也没有人抓投机倒把了,慢慢的一些地方自发的形成了一个个小型集市。收音机里都有别的地方开始允许个体户了,陈圣去公社,去镇里都问了问,答复都是县里还没有下这样的文件,也没有这方面的通知。

看来领导们也在等啊!毕竟多数领导都深谙中庸之道,深知多说多错,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道理。时间就在等待中缓慢爬行,没办法,你急领导们不急啊。急的人也往往当不了领导。

年关临近,改革之风更浓。当初派杨有德来牛场片区公社摘桃子的杨副县长,因为红星大队四小队集体企业的巨大成功,解决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小队大队公社收入居全县之冠的成绩而喜获上级领导称赞,荣升为湄潭县县长。杨县长人逢喜事精神爽,满面春风过大年。

元月去遵义又和李老幺交易了一次。十辆自行车十块手表,一台黑白电视机。换了五百瓶茅台酒,李老幺补了陈圣八百块钱。

过年前工人发工资,砂厂上交公社六千多块钱,上交队里一千五百出头,红砖厂上交大队六千四百多。家具厂也上交了七千多后来居上。建筑队上交大队三千多块钱。四个企业砖厂上交四小队队里二万二,砂厂二万五,建筑队三万,家具厂五万。共计十二万七千多,加上以前留存的十万块钱左右,总数接近了二十三万。

四小队共有四十五大户,因为如陈圣大哥陈松这种虽然分出去了但户口还没迁出去,现在分田到户,马上要分户了,近期这些人都会把户口迁出。四十五户人家总共有二百三十人。四小队年终分红每人刚好是一千块钱整。但因为四小队家家都欠了队里的亏空,也就是欠银行约每人一百块钱。队里替大家全部还了银行,每个人还能分到九百块钱?

四小队的人都乐疯了,只知道呵呵傻笑,不少人更是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要知道欠银行的钱,小年轻们还感受不深。可年纪大的老人可是时刻记着的,以前一直担心这笔钱,现在好了,无债一身轻。而且每个人还能领九百块钱分红,人口六七个的更是高兴得不得了。不少人搬看指头算全家能领多少钱,今年可是真的要好好过一个肥年了。

四小队年底分红的消息一出,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不可能。然而在越来越多的人的证实下,才相信这竟然是真的。一时间群情哗然,各种议论纷纷,更有眼红的说这是资本主义。必须割四小队的尾巴,然而却无人理会。现在不光改革之风吹来,大队公社也跟着受益。公社这个月收了六千五百块钱,大队更是收了一万七千块钱。一个月收获一万七千块钱,你敢信?一年又是多少?谁敢动四小队,将是全大队的敌人。附近几个大队哪个大队没人在四小队办的厂里上班?工资比城里工人高,福利比城里工人好。去城里工厂,还不知道要做多久的临时工。而四小队这几个厂,来了直接就是正式工,多好啊!

噼噼啪啪,村里不时响起一阵阵鞭炮声,那是村里的一群小屁孩在放买来后撤散的鞭炮。今年过年,村里人有钱了,也舍得给自家小孩子一点零花钱买鞭炮放了。清冷的空气中夹杂着鞭炮的硝烟味,使得今年的年味儿更浓了。

陈圣家年货是陈母自己去张罗的,陈圣说自己去买。但陈妈明显不怎么相信他,年货要采买的东西可不少,交给陈圣实在不放心。最后陈圣就只买了鞭炮和鸡鸭鱼肉。是去镇里买的,去2014温州那边,虽说物资丰富,品种多样。可总感觉那边的肉缺少肉味,没有这边的肉香。特别是一桌用两边的肉各炒一盘莱,吃饭时就能够感觉到巨大的差别。好象温州那也的肉是假的似的,缺少肉味。现在陈圣买肉都尽量在老家买。

贵州过年不是包饺子,是吃米饭。饭菜都要多烧,必须要剩下一些明年吃,谓之年年有余。吃饭前,陈圣先去放鞭炮。有吃饭早的己经开始放鞭炮了,陈圣从屋里拿出一盘二千响的鞭炮,铺在地上。用合川火柴擦擦点燃鞭炮,快速跑开。啪啪啪的鞭炮声顿时响了起来,

陈圣进屋开始帮忙端菜上桌,红烧肉,红烧鲤鱼,红烧辣子鸡,梅菜扣肉等八个菜,是近些年最丰盛的年夜饭了。不但菜多,而且量还大。今年过年,陈爸还给陈圣倒了一小杯酒,说是长大了,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