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有胆就来攻城(1 / 2)
众人又是一片惊叹。
因为这是相当大的特权了。
从骨子里害怕武将掌权的宋朝皇帝,除了眼前这位,其他人是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一步的。
赵桓做到了。
因为他对精忠报国岳飞的了解,才如此放心。
他要让岳飞从现在开始组建他的岳家军,而不是等几年之后,他没有那么多时间,他需要岳家军迅速成长起来。
接着在众人的惊骇目光中,赵桓又下达了一道圣旨:
“传旨给嘉州防御史,宣总司前军统制韩世忠,册封他为鄜延路副总管,左将军。
同样准许他从勤王兵中挑选将士编入他麾下,可便宜行事。
岳飞和韩世忠二人的军队所需军饷,由大元帅府筹措,他二人也可以自行从当地衙门征收。各地官员必须全力配合,违令者,二人可斩之!”
众人又是一惊,这两位也有先斩后奏的特权,跟宗泽一样,这韩世忠和岳飞到底啥来头,怎么能得到皇帝如此的看重?
他们却不知道,岳飞、韩世忠那是南宋初年对金作战中两员最强战神,不仅是率军抗金的中梁砥柱,而且异常忠诚。
如果他们两个赵桓都信不过,那就没有可信之人。
因此,从现在开始赵桓就给这二人以绝对的信任,并且给予他们足够大的权利。
赵桓现在要在战场上培养三支力量,一是宗泽的,一是岳飞,一是韩世忠,将来对金作战的三大战区主帅人选就是他们三个。
至于南宋的所谓南宋“中兴四将”,其他两个赵桓都没看在眼中,那些打打局部战争还行,没有成为一方统帅的能力。
现在京城与外界的联系没有完全中断,圣旨可以传递出去。
东京汴梁已经被金军包围,但是因为金军兵力不够,只能从北城和南城进攻,东城和西城只有骑兵巡逻封锁,因此派出一定数量的传令兵强行突围是可以做到的。
由于可能会被金兵的巡逻队发现抓捕,所以每次要派出若干传令兵从不同方向突围,这样总有能够突围成功的。
初步军事部署完成,赵桓这才稍稍舒了一口气。
他对群臣说道:“今日朝会到此为止,望诸公与朕团结一心共度国难。”
随后,群臣各自散了。
赵桓将薛弼和梅执礼两位军机大臣留下来商议军情。
赵桓对梅执礼说:“你集中力量筹措军饷,先把这个事情解决,去忙吧。”
梅执礼躬身答应告辞走了。
赵桓对薛弼说道:“你到京城四城巡视一遍。重点是南城和北城,看看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让他们立刻执行。”
薛弼顿时感到肩头重担沉甸甸的,对皇帝的信任充满了感激。
深深一礼说道:“微臣领旨。”
说着他快步离开了。
薛弼是一个战略家,也是个战术高手,在第一次开封保卫战中他就给李纲出了不少很具体的军事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李纲一位文人,之前没领过兵,能够领导京城抗击金军取得最后胜利,军事这一块当时靠的就是薛弼的出谋划策。
而现在李纲不在京城,指导军事防务的重担交给薛弼应该可以放心了。
薛弼走之后赵桓才觉得有些累。
他对孟忠厚说道:“你派人到跟皇后娘娘说一声,说我不回宫了,住在城楼上,免得她担心。”
孟忠厚躬身答应,随后赵桓又让兵士就在大殿的一角拉了一顶帐篷,这就是他的中军大帐了,在大帐之中摆了桌子,打了地铺。
这时,中书舍人胡安国来了,将一份拟好的给金军的回信送到了赵桓面前,请他过目。
赵桓接过来一看,洋洋洒洒文绉绉的写道:
“大宋皇帝桓谨致书于大金国相、元帅:
大金不道,觊觎中国,悖誓和之旧,义寇师以犯天朝,俶扰边境,达于都畿。
息尔犯不韪之罪,济河航苇,人竟覆昏,天莫悔祸……”
赵桓都没看完,就扔回给了胡安国:
“朕没有让你去考科举中状元,写什么锦绣文章?”
胡安国的文笔那是顶呱呱的,不然也当不了中书舍人。
他本来以为自己的这封信将对方的檄文驳得体无完肤,是一片上佳的文章。
结果没想到被皇帝这么说,顿时涨红了脸,心想难道还有人比我写的更好吗?
“拿笔过来。”
胡安国赶紧将笔和纸送上,赵桓将笔铺在桌上,提笔在手挥笔写了两行字,随后递给胡安国说道:
“这就是回信,给他们送回去。”
胡安国接过赵桓的信看了一眼,吓了一大跳,只见上面写的是:
“有胆就来攻城,没胆就滚一边去,别像个娘们似的瞎逼逼!”
这哪是国书啊,整个泼妇骂街。
可是他可不敢对皇帝有异议,忙躬身答应,带着一张比哭还要糟糕的脸很快消失在赵桓的视线里。
接着,赵桓带着孟忠厚和一队御前侍卫,在南城巡视。
见到不少将士衣着单薄,有一些将士甚至还光着膀子穿着冰冷的甲胄,这可是寒冬腊月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