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荀彧献策(2 / 3)

加入书签

辰那一关。

这倒也没什么,因为荀彧对林辰,确实是存在一定钦佩想法的。

他也相信,对方肯定能看出自己政略背后的问题,并在之后给出一些解决办法后,将其推行天下。

但是。

林辰要是不在了呢?

就像是之前,林辰走了之后,朝中几乎就没有推行多少的政令。

这实在是有些不应该了。

而像是现在,伴随着林辰前往治疫,朝中又不再发出政令了。

这真的对吗?

荀彧感觉这是不对的。

所以,他在想来想去之后,便将目标放在了刘备的身上。

相比于林辰而言,刘备才是权利的最根本源头。

若是能让对方欣赏自己,那他也就能逐渐地脱颖而出,并将自己的政令通行天下了。

但凡是有点抱负的人,谁又不想这么做呢?

他荀彧也是有抱负的人,显然也是想这么做的。

于是乎,他就想到了这么一个办法。

先找刘备将其中的关系阐明,同时再将一些问题放大化,最终让自身得到刘备的一定授权。

这么一来,他便既没有得罪林辰,也没有做出不轨之事,同时还拿下了权利了。

可以说是一个三全其美的好办法。

在这种办法的催促下,荀彧自然便忍不住站了出来。

“你说的对。”

“朕倒是忽略了其他人的想法,尤其是……”

果然,刘备在听完了荀彧的话后,沉默了许久,方才恍然大悟的道:“确实如此啊。”

“不过,这些事朕不知该如何解决,不知文若可愿帮朕去解决?”

“另外,朕想要继续与子源维持这模范君臣的光景,并且将之传颂于千年、万年之后。”

“你,可能做到?”

“臣,可以!”

荀彧自信地抬起头,道:“只要陛下答应臣一些条件,这些事便都不难了。”

“……”

刘备愣了愣之后,正了正衣冠,向荀彧行了一礼道:“请先生教我。”

荀彧显然没想到刘备会向自己行礼。

他也是愣了好一会儿,才连忙闪开,随即从怀里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帛书,恭敬地双手呈上道:“保全之策,尽在此简。”

“看来,文若果然是早有准备啊。”

刘备哈哈一笑,大步向前走了两步,待荀彧无论如何也躲不开之后,他再度向荀彧行了一礼:“且先受我一礼。”

荀彧:“……”

这一刻,他忽然不知道自己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不对了。

这位陛下,貌似跟他想的不太一样。

但不知道为什么,虽然对方没有一丁点明君的表现,可他内心里却是暖融融的。

就算是这么的不讲究礼法,还这么的低声下……

但是,作为皇帝,能对他这个臣子行这么一礼,已经足以让他感佩于心了。

之前的曹操,便是因为有着巨大的诚意,他才决定帮助对方的。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由于刘备的成长速度过快,以至于曹操都只能短尾求生了。

否则的话,他可能连一丁点发展的潜力都没有,便会被外交之下荡然无存。

是的。

在荀彧看来,当初的刘备,只要跟袁绍好好的达成一个约定,之后的曹操,便再也不会存在了。

而当时的曹操,则是已经走上了一条绝路。

甚至可以说,当刘备入京的那一刻,他就已经走上了绝路。

他唯一可以绝处求生的一点在于。

倾向于刘备一方,让对方成为自身的保护者,同时还要保持跟袁绍的密切联系。

也就是传说中的两面三刀。

只有这样,曹老板才能保住自身。

而曹操倒是也果断,在确定了这么一个办法之后,就直接地把很多人送了过来。

包括荀彧,以及曹操自己的儿子,都被他送了过来。

一丁点保留的意思也都没有。

当时的情况下,任凭是谁,都要说曹操一声汉室忠臣。

毕竟,谁又能做到这一点呢?

但是很多人,却根本看不出当时曹操所处的窘境。

荀彧倒是看出来了,不过由于曹操对他的礼遇,他却装作没有看出来。

甚至在被送出来之后,他还很是隐藏了一段时间。

包括林辰那封书信请他出山,他也都没有轻易地妄动。

只因,曹操当初对他有着知遇之恩,且极为的礼遇。

可是现在,当他将曹操的礼遇跟刘备相比之后,才忽然明白过来,为什么林辰那样的聪明人,居然会选择刘备。

因为,这是一个真正的仁君。

哪怕他是装出来的,但有些人连装都不愿意装的话,那还算什么呢?

还能算是仁君吗?

更何况,刘备装的这么一遭,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只要他走上了这条路,就已经不可能回头了。

如果他要回头的话,他之前的很多臂助,可能都会突然地倒戈相向。

比如说关张二人。

比如说林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