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初逢(1 / 1)
杜英平时和谢奕也没有什么好客气的,尤其是谢奕本身也不是那种喜欢客客气气、繁文缛节的人。
所以杜英来找他,就直接入营帐,所以刚刚真的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此时距离不远不近,甚至谢奕都应该用余光看到了他。
旁边的谢奕亲卫也都看过来,他们知道杜英在谢奕心中的地位,所以这个时候他们也有点儿尴尬。
拦,还是不拦?
大家对视,都有点儿尴尬。
谢奕的声音,杜英已经可以听见:
“胡闹,简直就是胡闹,是谁给你的胆子跑到这里来的?!知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战场,是随时都有可能直面生死的地方,是刀枪无眼的地方!这是你能来的么?知不知道有多危险?”
对面的那个人相比于谢奕并不是非常高,身材纤瘦,怎么看也不像个健壮的男子,难道是因为谢奕觉得这等小身板并不适合在前线奔波?
杜英觉得有点儿夸张了。
难道这是谢奕的什么子侄辈,他害怕出了意外之后没有办法跟家里或者好友交代?
还不等杜英想出来一个最有可能的情况,便听得那人缓缓说道:
“此次北上,纵然有千万般凶险,得见爹爹犹然还有力气责骂女儿,女儿便欣慰了,不白白走这一趟。”
声音平淡细腻。
杜英瞪大眼睛,竟然是个女儿家?
他这个时候方才下意识的借助微弱的火光看去。
朦朦胧胧只能看清脸型轮廓,标准的瓜子脸。而衣袖外露出来的手,紧紧攥住,手指纤细而苍白。
这还真绝不是男儿家的身形容貌。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谢奕也有些无奈,终归······是自己落入陷阱,一对小儿女都已经到襄阳了,怎么会无动于衷?
他的确也看到了旁边的杜英,而那女子也意识到什么,微微侧头,有些惊讶,自家父女说话?竟然还有外人在这么近的距离上旁听?
自家的亲卫到底在干什么?
谢奕收住话头?既然已经被杜英看到了,那就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他微笑着说道:“贤侄过来了?”
杜英深吸一口气:
“蓝田大捷?小侄来为伯父贺。也感谢伯父能够调遣人手帮助我关中盟?不然的话,征西将军赏赐虽多?我关中盟也无福消受啊。”
谢奕当即指着他微笑道:
“你小子!这也要客气一番,你我之间还有什么好客气的?不过是互相扶持、互相帮助罢了。若没有你?伯父现在恐怕也不过是荒原上的孤魂野鬼罢了!”
“阿爹!”旁边的女子忍不住开口打住他?“怎能说这么不吉利的话呢。”
谢奕哈哈大笑:“我辈沙场厮杀,早就已经看淡了生死,而且便是你阿爹这一身煞气,恐怕那些恶鬼也不敢把我怎么样。”
接着?他引着两人走入营帐之中?方才微笑着说道:
“阿元,为父介绍一下,这便是关中盟的盟主、杜陵杜氏少主,现在也得你桓伯父信任,提拔为军中督护的杜英杜贤侄。
为父能绝地逢生?又奇袭子午谷,立下大功?杜贤侄功莫大焉,乃是为父的救命恩人啊。”
这夸得杜英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尤其是他知道?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收拢了蓝田周围的坞堡之后,导致谢奕迟迟没有找到向导?恐怕也不会出现后续乱七课本上的人物,换句话说,这才应该是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之后见到的,不论历史地位、不论个人能力,单纯论后世知名度,应该最高的人物。
世人或许不知道桓温、谢奕,或许也不知道王猛、司马勋,又或许不知道淝水之战的一方是苻坚,但是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和“谢道韫”这三个字,总还是有很多人知道的。
一声“谢庭咏雪”的称赞,对杜英这个后世人来说,脱口而出罢了。
刹那间,谢道韫心思百转,不过嘴上还是微笑着说道:
“武库之后,的确年轻才俊,名不虚传。小女子来此路上,已经听闻粮草车队中,皆已有传唱督护之《胡无人》,气势雄浑,壮志凌云,与江南诗词风物大不相同,令人耳目一新,当为天下北伐英雄之赞歌也。”
谢道韫本来就是喜欢诗词的才女,关注点在这上面自然也很正常,不过她又接着补充一句:
“督护之雄心壮志,一首《胡无人》,亦然展露无遗。”
气氛登时又变得有些尴尬。
杜英忍不住微微皱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