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四章 入华夏者华夏(1 / 2)
,晋末多少事
杜英徐徐走到另外一边的九州舆图前:
“此图,是何之图?”
“九州赤县之图也,囊华夏之地。”张玄之赶忙回答。
杜英颔首:
“此为华夏,而出了阳关或者玉门关,西出无故人啊!”
张玄之犹豫了一下,他明白了杜英的意思。
西出阳关无故人,那片和中原隔绝日久的土地,终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华夏之地,是属于“开疆拓土”而不是“收复故土”的范畴。
所以,都督如此说······
杜英也没有想当谜语人,解释道:
“今朝桓冲出了阳关,便出了华夏。
入华夏者华夏,入夷狄者夷狄。他若是自绝于中原,那么又有什么资格代表中原,代表华夏?
所以摇身一变,其也变成了胡人夷贼罢了!
因此只要都督府上下以诚心待之,放其施为,能帮的就帮,那么其自然也不愿意自绝于华夏。
且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都督府现在能够拿出来多少,又给了他多少,桓幼子想来都是能看在心里的,所以余倒是觉得桓幼子不会成为那等忘恩负义之辈。”
杜英的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张玄之和阎负等人就算再如何心存忧虑,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否则都督若是甩过来一句:
“尔等如此怀疑忠贞之士的忠诚之心,是不是在尔等的心中,背叛才是理所应当?”
这样,大家可就真的接不住话茬了。
“河东那边战况如何了?”杜英显然也不打算在这个话题上深入。
毕竟张玄之他们所能看到的桓冲和杜英看到的桓冲不一样。
他们看到的只是桓家子弟、可能心怀鬼胎,还偏偏拥兵自重。
但是杜英看到的,是位高权重却为了方便朝廷统一指挥而主动让出兵权、叔侄子弟造反谋逆甚至还亲自率军讨伐。
显然在桓冲的心中,一家一户之私利和一国一族之存亡,是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的。
其实,这才是人应有之情、应有之志,在这乱世之中,没有国家之稳定,何来家族之繁荣?
奈何事到如今,看不清这一点的人,比比皆是。
桓冲在他们之中,反倒是显得另类。
杜英无从向张玄之等人解释他们所看不到的桓冲,毕竟那是在这个时空中没有发生的事。
但是以他都督的权威,张玄之等人也必定不会再多争执。
听闻杜英转变话题,张玄之刚忙拱手说道:
“河东我军已经沿太行一线集结,并在上党等地囤积粮草。刺史虽还在河内,但大军已悄然向上党转移,另外我军派出了大量的斥候,配合六扇门封锁鲜卑人的往来消息。”
“可能做到断敌耳目?”杜英问。
张玄之露出为难的神色:
“暂时还不行,盖因之前六扇门在邺城的行动还是引来了鲜卑人的怀疑,因此六扇门在河北的诸多布局都不得不转入地下,再加上慕容垂一样大肆招买兵马、控制汉人,所以六扇门的情报周转如今颇为不顺,战场消息的封锁主要还是依靠军中骑兵。”
“我军前往上党之事,恐怕很难瞒住啊。”杜英皱眉说道。
他当然不相信,以慕容垂的手腕,发现关中编织了那么大的一张情报网络,会无动于衷,会没有任何的反制。
压制住关中赖以传递消息的贫苦汉人是第一步,利用那些忠诚于鲜卑的汉人反向构建起来一个属于鲜卑人的情报探查网络,恐怕就是第二步了。
六扇门在此之前也只是搞过渗透,却很少有锄奸的经验,所以杜英也不知道这张网是否存在,又是否已经张开,但可以肯定的是,就算长安没有多少鲜卑探子,在河内和上党等地,探子肯定已经遍地走了。
所以大军的调动,便是昼伏夜出,也不见的就能藏得住。
“刺史的意思是,一锤定音,依靠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决战,若是我军奇袭邺城可成,则奇袭之,决战于邺城;
若是奇袭不成,这正兵压境,一样是无解的阳谋,如今的鲜卑人又何处寻觅两路兵马,分别围困枋头和阻拦我军?”张玄之解释道,“届时和鲜卑人决战于邺城之外,一较高低,一样是取胜之道。”
阎负也插嘴:
“都督,进攻邺城,乃是灭国之战,灭人一国,则以正兵灭之,更能震慑宵小,刺史之策可行。”
杜英颔首:
“既然师兄对此颇有信心,也是好事。参谋司认为,此战成如今之形势,若是以一场大战来决之,胜负几何?”
张玄之想了想,坚定地回答:
“八成。”
杜英看着他,没说话,但意思很明显:
依据呢?
“我军攻而敌军守,我军乘胜追击、杀入河北,且兵分两路,使敌不知虚实、不知强弱,只能被迫分兵阻拦,则战场之形势,在我掌握而不在敌掌握。
而鲜卑内乱不久、人心惶惶,且不说其下汉人已分为河北、渤海两方,相互攻讦,便是鲜卑贵族内部,也是争执不休。
因此以胜击败、以合击乱、以多击少,堂堂之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