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三章 格局(2 / 2)
的。
“沈老板,您又来了!”荣宝斋的经理热情的和沈光林打着招呼。
荣宝斋是琉璃厂最有名的店铺之一,沈光林每次来琉璃厂,必定要在荣宝斋采买一番的,这是惯例,就算是沈光林不来,每个月,荣宝斋至少都要给沈光林那里送一批古董,不为别人,沈光林愿意出外汇。
现在,创汇的任务遍及了华夏的各个方面,甚至连琉璃厂里面的国营古玩店都有这个倾向了。也是这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来华夏旅游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了,他们最喜欢逛的,就是琉璃厂。
沈光林说的行话,就像黑话一样,两个女孩都没听懂,“照旧例,收5万货,字画和官窑瓷器都行,送生物公司,货到款清,清单附上,瓷器不要隐裂,字画只要民国后,白石老人,大千先生,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多多益善。”
“好嘞,今儿就给您送过去。”
这种批量购物的乐趣只有沈光林能够享受的到,老马和老王都觉得沈老师就是个傻子,明明在外面花更少的钱就能收到,干嘛要到荣宝斋送一道钱呢。
沈光林笑了,这是格局问题。
没错,地摊上是有不少好东西,但是不好的东西居多。
荣宝斋的东西是贵,但是人家更专业,沈光林长期在这里高价收货,人家有了好东西就会留着,不会轻易遗失到外面去。
现在的沈光林不光是科学家了,已经可以算是一个收藏家了。
人到了一定阶段,只有自己的钱财足够多,才不会把捡漏放在心上了。
诚然,花100块钱买了价值100万的东西确实很爽,但这种事情不显得这个人市刽吗,他沈某人不赚这个钱。
买东西就以行情价买,觉得不行还可以再加一点。
除了集中购买,几个人还是买了一点散货的。
沈光林虽然有钱,但是也没有穷大方,谁的东西都是自己付钱,包括两个女孩子,她们也是买了几个不算值钱的小玩意,但是放在后世就能值个一两万块钱。
不过,请吃饭的事情就要交给沈某人了,这是惯例。
即使马编辑和王作家已经不缺钱了,但是面对沈光林,他们很自觉的吃白食。
告别了两位可爱的姑娘,沈光林也说了,他过几天会去魔都。
那就魔都再见了,一定得去哈,她们在魔都戏剧学院等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