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八章 成功(1 / 2)

加入书签

这趟出门,前后折腾许久,沈光林终于还是回京了。

要是他再不回来,1986年就要到来了。

这趟出去,走过的地方真不少呢,白色,南宁,桂林,北海,澳城,珠海,香江,深城,金陵。

也算是转遍了大半个华夏,吃到了各处的美食,见到了各地的美女。

这趟回来,也有一摊子事在等着他呢,清闲不得。

长城公司也还好,有外甥女婿黄广义盯着,如果不是大事都不用劳烦他。

但是,实验室的事情可就真的不少了。

因为沈光林的实验室有好几拨人马,分为几个专业,大家项目推进的无论顺利还是不顺利,都需要向负责人汇报一下的。

就比如,沈光林和武田公司合伙推出的足球稀终于有面向市场的产品了,第一款就是抗衰老的化妆品。

价格当然是极端的昂贵,但还是有些人勇敢的去尝试和使用。

效果确实很不错,贵也有贵的道理。

如果不是沈光林的女人们还年轻,她们就可以使用上了。

不老仙女,她们也可以做到。

但这并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在当前,最重要且引人关注的就是抗虫棉的事了。

现在正是初秋季节,棉花刚好在这个时间点开始结桃了,现在也正是棉铃虫最猖獗的时候。

一个棉花桃,如果被棉铃虫给钻了个洞,那这颗棉花桃就算是就毁了,用不了几天,它就会枯萎并掉落在地上。

从今年以来,大家对抗虫棉这个华夏原创的高科技成果一直都在持续的关注。

如果有几天不报道,大家都会想的慌。

现在,棉花终于结桃了,果然也并没有什么棉铃虫,丰收几乎就是一定的了。

之所以大家对它的关注度很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也离不开央视的持续报道。

上级领导对它也很关心,电视媒体也是隔三差五的就过去采风,都快赶上直播了。

大家对抗虫棉的每一步发展都很关注,华夏积弱太久,实在太需要有振奋人心的成果了。

而抗虫棉这个成果不仅振奋人心,而且还有实用价值。

现在才是抗虫棉最上镜的时候呢,每一棵棉花上密密麻麻全是棉花桃,也只有这个时候,大家才是松了一口气。

就要丰收了呀,就快成功了呀!

棉花上没有了棉铃虫,这得多收多少棉花?

其实,夏天的时候能够看到棉花叶子上不生棉铃虫,大家已经有些感觉这事肯定是能成了。

现在回头再看,已经基本上算是尘埃落定了。

但是还差最后一步。

接下来要做的,大概就是棉花种子的收集并重新培育了。

毕竟,无性繁殖的成本还是太高了,他们第一年这样不计成本的培育还可以,以后可就不行了,这并不是常态。

用种子繁殖,而且种子还能保持这样的性状,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不过,在这段时间里,抗虫棉实验组的人也没闲着,他们也进行了各种实验呢。

比如,他们会摘了棉花叶子故意给牛羊吃,连着吃了好几个月,牛羊啥事都没有。

这就说明,抗虫棉是无毒的。

无毒就好。

现在,沈光林终于外出回来了,大家的主心骨也就有了。

现在,别说是普通人了,就连大黄都有点想他了,而他也有些想大黄了。

这只狗好肥,他有点抱不动。

大黄自从去了势之后长势是真的好,它也没有别的念想了,只晓得吃。

现在,炖起来肯定是满满的一大锅,而且至少得是八印锅才能装的下。

印作为一种计量单位并不存在于教科书中,沈光林也是穿越了才知道原来锅的单位用“印”的。

一印大概就是一个巴掌吧。

沈光林去了桂西一趟难道就没吃到狗肉?

当然是不可能的。

全国因为吃狗肉有名的就那么几个地方,到了桂西这么一个圣地,沈光林这样的爱狗人士,简直就是顿顿都不能少的啊。

下一趟,沈光林准备去刘邦的老家了,一边吃,还可以一边唱,大风起兮云飞扬。

不过,外面的千好万好,一切还是家里最好。

起码,每天都有现成的饭吃。

现在福缘门突然空闲下来了,就老李夫妻俩在这里住了,小婶子和老太太开小饭店去了,赚钱赚的正嗨,平日里根本没时间回来。

饭店是勤行,一刻都不能耽误,就算是逢年过节,该坚守的也得坚守。

而且,屠宰场定期要给长城公司送猪肉,顺便也会捎带一些猪下水过来,价格便宜,质量还好。

因此,小婶子的饭店生意好的不得了,很多厂外的人也想吃,但是进不来。

不过,沈光林最爱吃的还是鲁菜名吃--九转大肠。

只可惜,京城鲁菜馆做的味道不正宗,火候掌握的也不好,真的想吃好点的,那还得去泉城。

乾隆看到紫薇说,我请你吃猪大肠吧。

紫薇嘤咛一笑,说,好的呀。

一夜北风起,万树桃花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