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东进计划(1 / 2)
“陈司令!你的意思,我们是不是东进,扩大根据地?”
陈天民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我没猜错的话,岩松义雄老鬼子过段时间就该调重兵来围剿咱们了。所以我想现在东进,扩充地盘,不久再撤回,给鬼子战胜的感觉,实际上维持现在的局面。”
“可是东边除了那个大汉奸王子路,就直接是保定城了啊。”
抗战八年,除去那些或公开投敌或暗地求荣的大小汉奸,仅伪军就有一百多万,几乎与侵华日军等量。
在这个助纣为虐的庞大群体中,王子路绝对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人物”。
作为晋中北最大的伪军头目,他既公开叛国投敌,又对重庆果党人“关爱”有加,同时还尽可能地避免与国府军的抗日武装发生冲突,
其行径虽令国人咬牙切齿,却也没有妨碍他游刃有余地周旋在各方之间。
一九三八年九月,王子路投靠日本人,在保定设立了日军华北派遣军总部“晋中北招抚使公署”。
至一九三九年一月,共集结一万八千余人,受编为“晋中北剿共总司令”,并兼任伪军长。
对王子路,陈天民是鄙视
、厌恶,且并未视其为大敌,却也惊讶其招兵买马的扩充速度。
但有了这一万八千余人的伪军部队,对于驻扎于保定附近的日军第三骑兵旅团却是很大的助力。
伪军的战斗力不行,但守城驻扎还是可以的。这无形之中就解放出了第三旅团的手脚,加上骑兵的机动性,陈天民是深为忌惮。
虽然破路对于日本鬼子的机动性有了很大的遏制,但那是指机械化部队。
骑兵嘛,似乎影响不大。因为破路也是有一定规格,要让老百姓能走,甚至能赶着窄距小车奔驰。
而更远些的东边保定,因为有一个联队驻扎,陈天民也不好悍然进入。
向北发展呢,则将跨越长城,进入鬼子设立的无人区地区,不仅路远、补给困难,那里的形势也更加复杂,陈天民还真不想现在就去趟混水。
“我的想法是兵向东南,佯取西山镇,至少也要让此地变为游击区……”陈天民指着地图,说着自己的理由,
“此地空虚,只有伪军四五百人,日本顾问十数人,或可一战而下。继续东进的话,则可威胁大同铁路……”
西山镇地处晋北地区腹地,北
接保定,南临忻州,东与河曲比邻,南连半山洞和神池县。境内有一些小山丘,其余为冲积平原,以平川广野为主要地貌特征。
陈天民强调的理由中还有矿产资源,西山镇除了煤资源丰富外,还有铁、铜、金、水泥用灰岩、高岭土等矿产。
特别是铜、金,储量分别居山西省第六和第二。
而当时造子弹、炮弹全都是用铜,没有铜料,特别独立加强营的军工生产就难以突破,部队规模也要受到极大制约。
“西山镇当然如司令所说,有很多可取之处。”徐利民看着地图,指点着,不无顾虑地说道:“可靠近大同路的话,日军必然警惕。且将处于日寇占据的军事重镇之间,四战之地,恐怕……”
“抗战就是要与鬼子打,避战岂为军人本色?”陈天民慷慨激昂,说道:“向西、向北发展,不也是要靠近铁路,日军岂能坐视?两相权衡,我还是力主向东南发展,向大同铁路进军。
况且,我们只是抵近铁路,光复路东的大片地盘,并不是要直接向铁路下手。”
其实陈天民并没说出全部,在历史上,在一九四一年八月正式形
成,由八路军、新。四。军建立的三块根据地所组成的淮北抗日根据地,最严重的一次威胁是一九四二年十一月日伪军七千余人的大扫荡。
按照陈天民的规划设想,到那个时候特别独立加强营至少也应该有万人之众,还怕这样规模的扫荡?
当然,如果特别独立加强营真的对铁路威胁很大,也不排除历史发生改变,日军提前展开扫荡和围剿行动。
但从华北、华南、华中的日军实力和对抗日武装的打击力度来看,向南、向东比向北要容易和顺利。
历史上,新。四。军的生存状况就比华北八路军要好很多。何况,这个方向上还有我军根据地。
把现在的特别独立加强营定在发展、壮大阶段,陈天民自然要趁虚而钻,先抢地盘、抢人口、抢资源。
以此为基础,等到军工生产取得突破,部队的装备和战斗力得到大幅提升后,才是与日本鬼子硬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时候。
从徐利民的角度,他自然是倾向于驻守本地,或倾向于继续向晋中北发展。
但陈天民执意向东,很是坚决,特别独立加强营挂的可是军分区的
旗号,军分区没有一块大地盘就太说不过去了。
当然,陈天民还表示向东发展并不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并不意味着晋中北的放弃和作战的停止。只不过有轻有重,有主有次,形势有变时,作战方向还会再进行调整。
两人的意见算是达成了一致,虽然徐利民是有保留的,但还是召集参谋,制定东进的行动计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