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大和小(1 / 2)
土地庙中,岳川满载而归。
首先是道经三卷。
这都是挑灯僧对“道”的心得体会,以及和岳川论道之后的全新理解感悟。
这些东西放在华夏世界也是非常高深的东西,岳川理解起来都很吃力。
放在仙家这种修行荒漠地带……
怎么说呢,胡二、柳一这种有传承的,算得上家学渊源,其他几家基本都是世代文盲。
凭本能生存,凭本能修行。
能吸收天地灵气、日月精华都算高材生了,至于“道”,谁没事去研究那个?
所以,当岳川在土地庙中开讲时,颇有种“静颂黄庭三卷”的感觉。
岳川也不知道自己讲道的水平如何,更不知道众仙家悟道的能力怎么样。
总之就是照本宣科。
能听多少,领悟多少,全看仙家自身。
只是在第三卷念完的时候,胡二问道:“师父,这书是不是没写完?”
岳川咳了咳,“等更新,慢慢等!”
说完,岳川合上道经,拿出另外几个薄薄的小册子。
“为师把《玄工开物》拿给几位贤人审阅,他们都说写的不错,不过里面还有些许的不足之处,你看看。”
听到自己的书有不足,胡二瞬间来了精神。
不是杠精那种精神,而是迫切的想知道对方说了什么,哪里存在不足。
毕竟写书是一件枯燥的事情。
就像在漫无目的的大海中航行,放眼看去全是一望无际的水面。
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方向对不对。
所以,他们迫切渴望第三者的评价。
因为每一个评价都是珍贵的参照物,可以让自己知进退、明得失,不断修正前路、调整速度。
“多谢师父!”
胡二没有立刻打开书评,而是想回去之后沏一壶茶,就着月光细细品味。
岳川拿出第二个小册子。
“白家老太,这是你的。”
白老太太没想到自己的书也有人看,而且还专门给自己写了书评。
“哎呀,土地公,老婆子懂什么啊,要不是土地公指点,老婆子哪里会写书啊。”
嘴上这么说,可老太太手上很实诚,飞快的接过书评。
它也想知道自己写的那些枯燥的东西有没有人看,看完之后又说了什么。
岳川又拿出第三本,“大灰,你的!除了书评,还有一些改进方案,比如对高炉的改进意见,还有炼器阵法的布置。”
说到这个,岳川也是感慨不已。
法器的运用非常广泛,可以说深入到夏商周三代方方面面。
除了长短兵器,各种农具,还有五花八门的生活用具。
大到编钟,小到铜扣。
中间还有各种鼎、炉。
上辈子的世界里,对“鼎”的解释只有两种:权力的象征,烹饪的用具。
直到看了挑灯僧写的书评才明白,鼎既是权力的象征,也是烹饪的用具,只是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
首先,鼎个头大,铸造工艺难度高,无论是用料还是用工,都需要财富、权力支撑。
普通人根本搞不出来这玩意儿,想搞也搞不出来。
所以,能铸造鼎,能使用鼎的,都是大权在握之人。
鼎的用途,确实有烹制食物,炙烤牛羊的。
但那都是普通的鼎炉。
高端的鼎炉都是法器,其中布置有阵法,铭刻有特殊的符文篆字。
鼎炉不仅仅能烹制牛羊,还可以熬煮汤水,炮制草药,冶炼金属等。
穆天子陵中熬制雷霆之力、星辰之力用的就是鼎。
布置有大阵的鼎。
鼎只是大阵的核心枢纽,或者大阵的关键配件。
只是这种鼎炉华而不实,建造和布置花费大,效果有限,是典型的铺张浪费。
其实最主要的是周天子权力缩水,没有那么多生产需求。
所以这种炉鼎和阵法一点点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被主流淘汰。
类似的事情还有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图、船舶设计图。
被反对者雪藏、涂抹、毁坏,最终付之一炬。
《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宝船约为长44丈,宽18丈。
换算一下就是长度140米,宽度57米,排水量约2万多吨。
这个数据可能没什么概念。
那么说个大家熟悉的,国产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长3045米,宽75米。
而这两艘船,中间间隔了六百年。
看着手上的文字和图案,岳川感慨一声。
“好好研究,最好能熟练掌握,应用到生产中。”
大灰疯狂点头,“土地公,咱们以后要生产的东西太多了,钱币、小天地、铁轨,需求增加百倍千倍,我们的小坩埚早就跟不上了,这些东西来的真是太及时了。”
岳川继续叮嘱道:“原版的大阵需要五行灵力催动大阵,我们可以改变一下,使用雷霆之力。”
虽然自己掌控大地,不缺五行之力,但在岳川想来,天地灵气不断下滑,最终枯竭。
所以还是少用一点的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