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1 / 2)

加入书签

岳川已经把“上药三宝”的原理搞清楚了。

上辈子时看过不少道经,比如《高上玉皇心印妙经》这本众所周知的丹功修炼经典。

在道教早晚坛功课经的早课经中也是道众日日念诵、可谓倒背如流。

虽经文简短,但句句皆是修身延年之要诀,甚至可以说是字字珠玑。

经文以“上药三品”为基础,要想通达经文,则必须先了解这“上药三品”是怎么回事。

上药三宝精、气、神。

这三个词虽然常被大家提及,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有很深内涵的词。

中医认为,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

可以说是一身能量的物质储备。

精又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最为关键,又称为“元精”,是生命最初那一点物质能量,由父母精血所化生,人靠着这一点元精生长发育、生儿育女。

后天之精则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运化功能,人体将摄入的饮食水谷中的精微物质吸收、转化、营养自身,相当于现代所说的“人体营养”。

只要身体不好,精气神不足,中医一把脉,基本都会来一句“脾胃虚”。

十个人里九个人脾胃有问题。

尤其是小孩儿,那种发育迟缓、营养不良的,体重非但不长还不断掉秤的,一查一个准,都是脾胃虚。

脾胃是人体吸收后天之精的主要途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途径。

就好像手机上的充电口。

别人充电40瓦快充,甚至60瓦快充,你只有5瓦10瓦,怎么比?

还有人充电口坏了,时灵时不灵。

但是人每天活动十多个小时,学习、娱乐、工作,耗费的精力是大致相同的。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每天精力饱满,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事半功倍。

而有的人整天没精打采,干什么都低效,事倍功半。

比如得不到催更的某作者,经常一壶茶喝半天,几百个字写一天。

“精力饱满”、“没精打采”,老祖宗已经用这两个词告诉我们核心问题是“精”。

精是整个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就像电对电子产品的意义一样。

精会消耗,同样也可以增补。

一般而言,一切生命活动都会消耗精,尤其是房事生育、多思用脑等。

在中医看来,肾主藏精,肾是人体“藏精”最重要的仓库,而肾主生殖、主脑、伎巧出焉(脑力、思考能力、反应力等),因此性生活、大量脑力劳动,这些最耗肾精。

比如孤舟牧云,整天绞尽脑汁要催更而不得,脑力消耗过度,头疼大半个月了,上医院一把脉,肾虚,旁边的人瞬间憋笑。

没有修炼的人,基本上只能靠后天的这些营养摄入来补充后天之精,有修炼者则需要通过导引吐纳,可以慢慢培补先天。

与精的物质性相比,气可以算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动力。

人活一口气,人体的各种脏腑、形体功能能正常发挥,靠的就是生命能量的正常运行,这个能量就是气。

跟精一样,人体之气根据其各自特点、作用、分布的部位细分起来,也有各种不同。

比如随先天之精一起产生的、生命最初的能量,称之为元气。

元气同样为肾所主,人由此元气逐渐萌发出勃勃生机;同样的,元气耗尽则生命结束。

元气是无形无质,却又真实存在的。

还拿孤舟牧云举例。

上初中时阑尾炎犯了,当时都是挂消炎针。

高中时学习压力大,阑尾炎频繁发作,耽误学习。

于是就上医院,动手术把阑尾切除了。

肚皮划开之前,整个人就像充满气的气球,摔在地上都能再弹起来那种,浑身充满了元气。

可是肚皮划开之后,就感觉有一种无形的东西散逸出去。

即便伤口愈合,休养了大半年甚至数年,依旧能感受到那种虚弱。

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元气满满的感觉。

大手术伤元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同样的,气也会消耗,也可以增补。

过度劳累最是耗气,中医讲“劳则气耗”,这个劳累包括整体的体力活动过大,也包括单独脏腑的过劳,比如饥饱不定,暴饮暴食容易消耗脾胃之气。

年轻人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规律,这都是在损耗元气。

人体的元气是有限的,年轻时欠下的债,中老年之后都要偿还。

没有修炼的人,只能靠饮食、体育锻炼来蹭强体魄,在一定程度上充养自己的气;而善于导引、内丹、吐纳功法修炼之人则可通过打坐导引练气。

精气神三者中,神最为重要。

中医里把神称为“一切生命现象的总称”。

简单来说,精是形体,气是功能,那什么让这些形体发挥这些功能且发挥合适的功能呢?

这就是神。

中医讲“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没有神,就算有个躯体,各个器官、躯体功能也存在,但也只是一具尸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