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旱情带来的影响(1 / 2)
水车的成功大大缓解了百姓的压力,不过这却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还好已经有几次上报农具的经验,这一次也一样,白成宇立刻将童悦绘制的图纸,以及这个小型水车一起打包八百里家里送回京城。
也还好岳青城的知府是他岳父的学生,这才不会引起他的怀疑和忌惮。
要不然下属接连几次一封封信送回惊,稍微心虚的知府都会以为是不是白成宇抓到他们什么把柄向京城告状呢。
这一天依旧是早朝的时间,从旱情开始的时候,整个朝堂就有一种风雨欲来风声鹤唳的感觉。
以前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太过火的事情,都会佯装看不到,可是这一次,经御史调查,京城中行贿受贿的官员多不胜数,不管受贿金额多大,全都被撸了官帽子。
严重的甚至还抄家砍头也不为过。
特别是那些涉及到家里参与粮铺生意,又不顾百姓死活哄抬粮价的官员,绝对严惩不贷。
旱情距离京城较远,粮食价格却还是受到影响,可想而知当地是何等的猖狂。
昨天晚上皇上正好收到各府各县传回来的急报,从信中得知最严重的长河县小麦已经全部干死,水田已经出现干涸现象,长此以往,说颗粒无收也不为过。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从五月初,长河县的粮价一直居高不下,县里的商户们不顾县令的打压和要求,硬是将粮价提升到了以前十倍不止的价格。
弄得百姓们怨声载道,却不得不拿出微薄的积蓄购买粮食储存。
而一开始长河县县令还派人四处宣传,让百姓们不要盲目购买粮食,朝廷一定会想办法减缓灾情,就算不能,县衙也会开仓赈粮,朝廷更是会派出钦差过来安抚。
刚开始的百姓们还相信县令的话,忍着不动,可是看到不购买粮食的结果,粮食价格根本没有降下来,甚至还有往上升的趋势。
再加上不知道是谁在长河县四处宣传,说当官的在疫情来了先想到的就是自己,开仓赈粮又如何,长河县这么多人,又不可能分给每一个人。
何况分了又如何,那么一点点粮食,喝稀粥都撑不了多久。
这一通宣传下来,长河县县令之前的动作功亏一篑,甚至还有激进的百姓连夜到长河县县衙门口泼脏水。
县令和衙役次日上班的时候,全都是在清理粪水中度过。
一连几天都是如此,最终只能安排衙役两班倒的看守这才避免了县衙多次遭殃。
事情闹到这种程度,长河县县令赶忙将情况一层一层汇报上去。
可惜一连送出好几封信之后,依旧没得到任何的回应。
还好他长了一个心眼,查到上级知府竟然和县里最大的一个粮商勾结,刻意哄抬价格,又放出官官相护的假消息,使得他开展的工作十分的艰难。
因为担心知府一直派人监视他们,长河县县令不动声色,在试了几次,每次出门都能看到有可疑的人。
思前想后好久,这才想到让人在倒夜香的车里装了一个暗格,让自家大儿子藏在里面,好不容易躲过之后,这才经过千难万险将消息传回去。
因长河县县令与丞相有过一面之缘,他儿子拿着信物上门之后,丞相立马将消息送到皇帝手中。
看到这消息以及明显被用心保存,还带着异味的证据,秋晨浩大怒,他没想到在灾区还真的有不顾百姓死活的贪官污吏,连夜召集重臣开会,一系列措施安排下去。
今天上朝之后,那脸色黑的不行,看着下面乌泱泱的一群人,早朝刚开始就借口发了一顿的火。
之后又有御史爆出长河县哄抬物价的事,再之后层层递进,暴露出知府受贿参与之下,长河县粮食价格竟然被抬到了十倍之多。
听到这些消息,秋晨浩气急败坏,当场下旨要彻查到底,并且委派了钦差,拿着尚方宝剑前往重灾区,有先斩后奏的权利。
在这时了,大家都以为皇上的怒火会随着钦差的出发压下去,谁知道御史又出列了,一脸说了好几个官员的名字,确定这些官员也参与了堵截长河县令信件入京之事。
皇上更是大怒,要求钦差一层一层查下去,并且还派了两队钦差出马,一队直奔灾区,一队从上到下层层查下去,这样双管齐下,一定要将这些害群之马绳之以法。
再之后又委派朝中大将运送赈灾粮草,一定要以最快的时间将粮草送到长河县以及周边被波及到的几个城镇。
这是昨天一个晚上秋晨浩和几个重臣想出的办法,不过不是双管齐下,而是三管齐下。
在大臣们不知道的时候,早有一队人马拿着圣旨快马加鞭朝长河县而去,一定要杀一个措手不及。
一系列安排下去,又摘了好几个官员的乌纱帽,秋晨浩这才松口气,喝一口安公公及时递上来的热茶,满脸愤怒的看着下面。
直把一些人看的心虚不已,这才打算退朝,回去继续处理政事。
也就是在这时,外面禁卫军来报:“报!”
秋晨浩莫名,看向禁卫军统领道:“黄统领有何事?”
黄统领端正的单膝跪地抬头道:“童尚书和白尚书家人有急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