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开办大学学堂(1 / 2)
李玄道面对这个局面,并没有选择用武力压制,而是选择了一个更温和的方式。 一天,一位名叫赵子阳的南越贵族引发了一场规模不小的叛乱。 他煽动他的部下和一些不满的百姓,试图驱逐大楚的统治。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李玄道的耳中。 在他的大殿中,朝臣们纷纷提出对策,有的主张立即派兵镇压,有的主张以重赏之,抚其心志。 “成大人,该如何处理这个叛乱?”李玄道在宫殿的书房中,看着面前的成记霖,问道。 成记霖想了一会,然后开口说道:“陛下,我认为我们应该试着去理解这些叛乱者,而不是立即去压制他们。我们需要去找出他们叛乱的根本原因,然后尽可能地解决这些问题。” 李玄道听了,点了点头。他知道,成记霖的建议往往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亲自写下一封诏书,邀请赵子阳来京城,希望能与他面对面地谈一谈。 这封诏书很快就送到了赵子阳的手中。 起初,赵子阳对这个邀请持怀疑态度,但在他的部下的劝说下,他还是决定去京城,看看李玄道究竟想做什么。 赵子阳来到京城的那天,李玄道亲自去城门迎接他。 他没有带上一般皇帝的威严装束,也没有带上大批的随从。 他们在皇宫的书房中,进行了一场长达三个小时的谈话。 李玄道没有责怪赵子阳的叛乱,也没有威胁他什么。 他只是耐心地听着赵子阳的诉说,然后尽他所能,回答赵子阳的问题,解释大楚的理念和政策。 他甚至承诺,如果赵子阳愿意,可以让他留在京城,成为大楚的一份子。 这场谈话结束后,赵子阳在京城逗留了几天,然后选择了留下来。 紧接着,他决定在京城设立大学学堂,用于培养国家的精英人才。 这个决策并非一蹴而就。 李玄道召集了一众朝臣,开了多次会议,进行深入的探讨。 在这些讨论中,成记霖以及其他成员发表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帮助李玄道形成了明确的规划。 “朕想要建立的学堂,不仅仅是为了教授书本上的知识。”李玄道在一次会议上对大家说道,“朕希望它能成为大楚精神的熔炉,融合我们大楚的文化和南越的优良传统,孕育出新的思想。” 成记霖听后,赞同地点头,“陛下言之有理,一国之强,源于人民之智。我们应注重培养独立思考的人才,而非应试之才。” 随后,李玄道启动了大学学堂的筹备工作。 他亲自指定了学堂的地点,在京城的西郊。 他还命令,学堂的建筑必须宏伟而庄重,以体现大楚的威严。 同时,他也注重学堂的环境,要求园林设计师为学堂规划出一个宜人的学习环境。 学堂的课程设置也是李玄道关心的重点。 他希望学堂不仅教授文科知识,也要教授实用的技术知识。 他还希望,通过教授南越的历史和文化,让南越的人民感到自己并没有被忽视或者被消化。 学堂的设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有的人赞扬李玄道的眼光,认为这是对大楚未来的深思熟虑。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认为这可能会削弱大楚的传统文化。 大学学堂最终在半个月后正式开办。 那一天,整个京城都为大学学堂的开办而沸腾。 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聚集在学堂周围,希望一睹这历史性的一刻。 在大楚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所全面包含了南越文化教育内容的学堂,这标志着南越和大楚的融合达到了新的阶段。 大楚国的百官也聚集在学堂,穿着华丽的官袍,他们在繁复的礼仪中显示出庄重的态度。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从李玄道手中接受令牌的,这次的学堂开办,无疑加深了他们对李玄道的敬仰。 李玄道在台上,穿着朝服,面带微笑,看着下面的人群。 他深深地感受到,这一刻的来临是多么的不易,也是多么的值得。 他举起手,平复了一下人群的激动情绪,然后开始发表演说。 “今天,是大楚历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的大楚,从此拥有了自己的学堂,拥有了培养未来的场所。这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我们共同建设国家的起点。朕期待,每一个踏入这里的学生,都能成为大楚的未来。” 他的话在人群中引起了热烈的回响。 人们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他的敬意,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大学学堂的开办,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 许多南越的年轻人开始有了新的目标,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李玄道口中的“大楚的未来”。 李玄道亲自主持了大学学堂的第一堂课,他坐在讲台上,对着众多的学生,他的目光充满了期待和自豪。 他穿着皇帝的朝服,衬着他的威严而英挺的身材。 他的面容沉稳,眼神中流露出激动和热情。 学堂的大厅宽敞而明亮,窗户通透,阳光从窗户洒下,给大厅增添了生机。 学生们坐在长长的书桌前,手中拿着新颖的笔墨,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他们来自各个地方,有的是贫苦的农家子弟,有的是富贵的商人之子,有的是官宦的子女,他们在这里,一切都一样。 李玄道站起来,他看着这些学生,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开始了他的演讲。 “学子们,欢迎你们来到大楚学堂。”他的声音响亮而有力,“你们是国家的未来,你们的知识,你们的才华,将决定我们的国家走向何方。在这里,你们将学习科学,艺术,哲学,你们将接受全面的教育,成为最优秀的人。” 他看着他们,他的眼神充满了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