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董卓与郿坞,金屋藏娇(1 / 2)
王允将这一份小皇帝的血书拿了回来。
“我定然出全力,不辜负圣上之希望!”
吕布将血书放在桌上,暗暗松了一口气。
知道朝廷不再追究自己的责任。
心中最后的疑虑就已经打消了。
可以放心杀死董卓了?
“现在该怎么除掉董卓老贼呢?”
这一个问题摆在了王允、吕布的面前。
王允思索了很久都没有一个好的办法。
“老贼经历过两次刺杀。”
“现在又是刚刚与将军发生冲突,正是最为警惕的时候。”
“这可不好下手啊。”王允站起身来,在庭院里面转悠了几圈,最后叹了一口气。
“就是不知道将军对郿坞是否了解呢?”
吕布点了点头。
“董卓老贼乃是陇西郡临洮县人(今甘肃岷县)。”
“他自封为郿侯,所在的封地就是在郿县……”
吕布开始讲述起与郿坞相关的信息。
董卓在190年入主洛阳之后。
就开始在自己的老家郿县大兴土木,以达到“光宗耀祖”的目的。
后来控制了皇帝,更加变本加厉。
他征召了二十万的民夫来修建一座大城。
这座城池,高度七丈,厚度也是七丈。
规格完全与长安一模一样。
内部修建了大量的宫殿,又在民间搜罗了多达八百名美人,藏于其中。
以供董卓玩乐。
这城池里面,还有囤积着二、三十年的粮食,金玉、彩帛、珍珠等等宝物,堆积得仓库都满了。
董卓的亲戚家属都居住在里面。
防卫十分森严。
这座城池就是郿坞!
因为董卓经常使用天子规制的依仗与车马。
民间称呼这座大城为“万岁坞”。
《后汉书·董卓传》记载:
东汉初平三年,董卓筑坞于郿,高厚七丈,与长安城相埒,号曰“万岁坞”,世称“郿坞”。
坞中广聚珍宝,积谷为三十年储。
“……那老贼以前还说过。”
“如果是成了,他就可以雄踞天下。”
“就算是不成,也可以靠着郿坞养老。”
吕布昔日听董卓说起这些事的时候。
一般都会称赞董卓什么深谋远虑之类的话。
但是现在想起就觉得恶心。
王允听完这些消息,也是皱起了眉头。
平日里面董卓威风八面,朝廷诸公都需要恭送到郿坞门口。
虽然没有进入过其中。
但也知道这坞堡防御惊人。
如同虎牢关拦住关东诸侯一样。
即便是有十万兵马,也是难以将其攻打下来!
“正面攻打是行不通的了。”
“只能寻找一个由头,将董卓引出郿坞。”
王允举起手,用力劈下:“将其灭杀。”
吕布点了点头:“理当如此。”
他以前出入于郿坞,知道攻打难度。
只能是巧取,不能强攻。
王允还特意叮嘱起了吕布。
“他刚刚到了郿坞,警惕性自然是十分高。”
“等到过了两三个月,他松懈的时候,我们再将董卓印出来杀掉。”
……
“我们有办法混入到郿坞里面吗?”
另外一边,
糜竺对于贾诩也是问起了类似的问题。
贾诩先是摇了摇头,然后又点了点头。
“现在不行。”
“董卓与吕布爆发冲突。”
“他害怕吕布率领兵马攻打郿坞,怀疑进入的人都是奸细。”
“原则上只许出,不许进。”
“混入其中是十分困难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贾诩停顿了一下,笑道:“不过那董卓乃是粗疏之人。”
“因为恐惧而待在郿坞,一时半会还可以忍受。”
“等时间过去一两个月,可能就旧态复发了。”
“而且董卓的亲属,都是蛮横惯了,饮酒作乐一样不少。”
“等他松懈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运送酒水的名义,进入其中。”
贾诩话锋一转:“主公是看上了董卓的那些金银与粮食?”
糜竺笑着拍了拍贾诩的肩膀:“知我者,莫过于文和也。”
糜竺盯上的,就是郿坞之中的财物。
董胖子这个家伙专门不干人事。
他在迁都长安之后,将洛阳、长安城池中的铜人、铜像、铜鼎等收集起来。
然后重新铸造铜钱。
这个时候,
汉朝流通的是五铢钱,重约3到4克。
董卓铸造的小铜钱,仅重0.3克。
也就是说,一枚五铢钱可以铸十枚小铜钱!
因为小铜钱太轻太薄。
甚至铸钱工匠都无法在小铜钱上铸字。
所以,小铜钱上面光秃秃的,什么花纹、标记都没有,只能勉强维持铜钱的模样。
民间戏称为“无字铜钱”。
这样劣质的铜钱,狗看了都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