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家人团聚(1 / 2)

加入书签

音乐可以治愈一个人受伤的心灵。陈文昭听了李师师唱的歌曲,心情好了许多,理智也恢复许多。突然,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预感到燕如说了谎话,预感到儿子还在东京。

于是,陈文昭再次来到了尼姑庵。不过,这次陈文昭并没有找燕如询问,而是找到了一个老尼姑。

老尼姑道:“每年的元宵佳节,妙真都会去大相国寺,二十余年来从未间断。外人看来,以为她是逛街、赏灯。但我知道,那只是掩人耳目,她到大相国寺,为的是看一眼她的孩子。”

陈文昭猛然意识到,燕如并没有把孩子送给普通人家,再次问道:“难道二十三年前,她把孩子放到了大相国寺的门口?”

老尼姑点了点头道:“不错,那个孩子被大相国寺的和尚养大成人。”

陈文昭道:“师太可知,孩子叫什么名字,被哪个和尚收养?”

老尼姑道:“这个贫尼就不太清楚了。具体情况你可以问妙真。”

妙真就是燕如,但燕如岂会对陈文昭说出孩子的下落?陈文昭也曾让手下的衙役打听过,但大相国寺二十余岁的年轻和尚有五六百人,想要找出儿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加上陈文昭作为开封府府尹,公务繁忙,于是此事便耽搁了下来。但陈文昭养成了每逢十五到大相国寺烧香拜佛的习惯。如果有缘的话,也许就能遇到儿子。

今天又逢十五,陈文昭再次来到大相国寺烧香拜佛,同时督查还俗令的进展情况。没想到在大相国寺外面,遇到了一个小和尚,而且这个小和尚酷似二十年前的陈文昭,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这个小和尚就是清逸。当清逸拿出贴身玉佩时,陈文昭更加确信,他就是自己的儿子。

陈文昭老泪纵横道:“孩子,爹终于找到你了。”说着,陈文昭将清逸揽入怀中。良久,陈文昭才松开清逸,问道:“孩子,这些年来,你是怎么过的,有没有受苦?”

清逸擦拭了眼角的泪水道:“这些年来,是慧真长老抚养我长大,他待我一直很好。”

陈文昭道:“那你说说,为何你会被逐出大相国寺?”

清逸从朝廷的还俗令说起,然后说到大相国寺举行佛法考试。考试当天的早晨。他被院内僧人下了泻药,导致无法正常考试,成绩垫底,所以被逐出了大相国寺。

当陈文昭听闻清逸遭人陷害,拍案而起,说道:“孩儿放心,爹爹一定会为你主持公道。”

清逸道:“爹,算了吧!佛法云,不看僧面看佛面,你看在慧真长老养育我多年的份儿上,绕过大相国寺的僧人吧!”

陈文昭道:“万万不可!于公于私,老夫都必须管这件事情。于私而言,爹替你报仇雪恨;于公而言,本府认真执行陛下的还俗令。”

随后,陈文昭转移了话题。父子二人又聊了一些其他事情。从清逸的童年聊起,一直聊到他长大成人,同时还聊到了近两年来发生在大相国寺的胡松林案。当陈文昭得知清逸在胡松林案中的表现,非常满意。

陈文昭赞道:“孩子,你果然是陈家之后,没有让为父失望。与敌人的斗争表现出了机智勇敢,陛下论功行赏时表现出了谦虚谨慎。为父能有你这么一个好儿子,此生足矣!”

清逸说道:“爹爹,我想见见我娘,看看她长什么样子?”

陈文昭道:“母子情深,血浓于水。下午爹带你去见她。”

中午的时候,陈文昭为清逸准备了丰盛的午餐,有荤有素,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宋代,和尚是可以吃肉的。据《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宋朝大相国寺有一个下属的“烧猪院”,那些僧人火工烧猪有一手,甚至发明了一道名菜“烧猪头肉”。正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留心中。

佛家禁止吃的,是“荤”。这个荤,不是现代人理解的概念,指鸡鸭鱼肉一类的动物食品。现代人讲的荤,佛教叫做“腥”,而不叫“荤”。佛经里荤字不读hun,要读成xun,熏的意思,指气味熏人的蔬菜,“荤乃蔬菜之臭者”。《梵网经》讲得更具体:“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辛”,荤就是这五种蔬菜。

父子二人吃过午饭,稍作休息,然后来到了尼姑庵。这次,陈文昭没有穿官服,更没有带衙役。不多时,父子二人来了尼姑庵。

陈文昭轻车熟路,找到了燕如居住的禅院,正准备进去,却被一个小尼姑拦下。

小尼姑道:“烧香拜佛在前院。这里是后院,香客不得入内。”

这时候,一个老尼姑经过,呵斥道:“不得无礼,这是开封府府尹大人,还不退下?”

老尼姑知道陈文昭的身份,自然不敢得罪陈文昭。陈文昭彬彬有礼道:“师太,麻烦你进去说一声,就说大相国寺的都寺清逸禅师来了,找她有事相谈。”

老尼姑道:“府尹大人稍等片刻,贫尼这就对妙真去说。”

当燕如听闻“清逸”二字时,激动万分,连忙走出屋子。可是儿子近在咫尺,燕如却不敢相认,仿佛一切都是梦境似的。

陈文昭对清逸说道:“孩子,他就是你娘!”

清逸缓缓上前,没想到眼前之人就是他朝思暮想的娘亲。清逸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