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生无常,一步小心成为卖艺的?(1 / 2)
俗话说,这练武讲究“年拳,月棍,日日枪。”除了有紧要事情和这次赶路,郭子仪承蒙父亲郭敬之教导从不敢懈怠,日日练枪已成习惯。
郭子仪起了个大早,看后院空无一人,便开始演练起了这“大漠银枪。”
这“大漠银枪”长一丈八寸,闻名天下。之所以如此威力,其不光因为郭家枪法精妙,光枪法分上中下三路,一百零八式。更重要的是,这“大漠银枪”浑身通铁,奇重无比,好汉能武动几十招已是少有,更何况要破敌制胜,所以现在整个唐王朝也这“大漠银枪”也仅仅只有郭敬之一人而已。
这套枪法郭子仪已经练了六年,少时用木棍所练,十二岁那年已然开始使用这大漠银枪,一枪一式早已是轻车路熟,美中不足的是这力量稍弱,威力不如父亲。
但是今天不知为何,身轻如燕,武起这大漠银枪,仿若游龙,就连这银枪武动起来也似有龙吟之声,也不知为何这武器也轻了起来。郭子仪心中甚为疑惑,自从上次做梦摔下床来,这身体似乎不一般,这“大漠银枪”就算是武完也似乎还有无穷的力气。
郭子仪练的更起劲了,陶醉在其中,不知何时,这院落竟然围了个水泄不通。
“你看这少年,年纪轻轻,这枪武的真是精妙啊。”
“是啊,是啊,这一招一式甚为老练。”
“真是英雄出少年啊,看着瘦弱,你听这枪武动的声音,这力量真是自叹不如,我怕是在这少年手下走不过十招。”
......
越来越多的赞誉响起,练到精彩之处,人群不时传来喝彩之声。郭子仪这才发现,原来这么多人,郭子仪倒也来了兴致,抱拳道。
“感谢各位,既然这样我给大家表演一番。”
之前都是自己在家里或者军营僻静处练武,没人观看,现在这么多人拍手喝彩,郭子仪不免得心花怒放也来了兴致。
郭子仪环顾四周,只见得院落台阶处有一石头,于是提枪运气,稳定下盘,来了一式金鸡点头,又一式银枪刺喉,再一个翻身,一杆长枪砸在石头上,只听到“轰”一声,这石头居然四分五裂了。
众人沸腾了,哪见过这精妙的枪法,这金鸡点头和银枪刺喉都是“大漠银枪一百零八式”上路精妙枪法,无不喝彩。同时郭子仪也吃了一惊,自己一招收尾,只是不想砸到地面,把院落路砖砸坏,没想到......
不知是谁居然在院落中扔了铜钱,接着就争相效仿,院中欢呼喝彩口哨响起,居然还有一枚五两银子砸地,众人又是一声惊呼,将气氛推向高潮。
郭子仪看到满地的铜钱,不禁苦笑,怎么回事,我这一不小心怎么成为卖艺的了?人家都是街头卖艺,我这难道是旅店卖艺?
不过郭子仪到底是穿越过来的,看到满地的金钱也乐的开花,赶紧去捡,不想捡的这手竟然拿不下,干脆看到边上一个戴帽子的小哥,借了帽子又屁颠捡钱去了。
这模样和刚刚那个耍枪的俊美少年干脆是毫不相搭,又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有钱不要?岂不是傻子?况且是我练功得来的。这一幕要是让他父亲郭敬之知道岂不要起的吐血?郭家绝世武功居然拿来卖艺?
原因无他,这郭家“大漠银枪”向来是一脉单传,而且郭家世代镇守边疆与少数民族吐蕃,回纥作战,这“大漠银枪”的威名早已是遍及天下,岂能哪来示人?
所谓“外人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这众人之中,有一好汉却是一言不发,刚开始时愁眉不展,而后烟消云散了,心中似乎有了决定。
郭子仪回房洗了洗,打算今天上街溜达溜达,还没来的去长安城逛逛呢,第一次来到长安城,不得饱饱眼福,过过嘴瘾,想到这里准备出门。
不想刚出门,就被一个壮汉拦住了去路。
郭子仪抬头一看,大汉手中陌刀寒光闪闪,这不是黄河边上驿道酒馆的汉子吗?郭子仪对这个人颇有印象,大骂当朝宰相和其子杨暄。
“好汉何人?怎么拦我?”
“我们去城外打一架,输了认你做大哥。”大汉也不墨迹。
“什么?”郭子仪吃了一惊,“好汉,改天吧?我想上街溜达溜达。”
看郭子仪这少年似乎不想搭理自己,大汉也不废话,陌刀迎面直刺而来。
好家伙,真是个火爆脾气,上来就干我?
来不及多想,郭子仪一个闪避,后退几米,“好汉,我没武器啊?”
“废话少说!”
大汉又一个斜砍,一个后拉,直接刮破了郭子仪的衣服,看见对方招招致命,力量十足。郭子仪见状也不敢再掉以轻心,顺手拿着扫帚利用其身法步型在这狭窄的走廊里缠斗起来。
陌刀虽勇,但是有半丈有余(两米多长)在这狭小空间里,却也施展不开。郭子仪自小习武,苦练下盘功夫,再加上灵巧的身形,在这狭小的空间反倒是越来越战上风。
郭子仪一个下蹲,大汉接着又一记重劈,郭子仪借势一蹬墙壁,往后一撤,不等大汉反应接着就是一记金鸡点头。大汉一个踉跄,蹲坐在地上。
大汉摇了摇头,对方还未手持银枪,自己已然倒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