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1 / 3)
一直到下了早朝,韩天恩也没有再说半句话,脸上也没有洋洋得意或者很兴奋的表情。高丞相主动赶走过来恭喜韩天恩,恭喜他获得青山书院山长的职位,其他大臣们看见高丞相的举动,本来还在犹豫的也纷纷过来恭维韩天恩。韩天恩对于众人的恭维,内心毫无波澜,客套地应付着官员们的恭维。
寒天恩自打进了青山书院,做了山长之后就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他的这些改革虽然说动作很大,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达官显贵人的根基。
他的改革最主要的方面就是招收学生方面的改革,由以前的只准许官员的后代进入书院学习变成了学生的来源分三种:第一种生源还是来自官员们的后代;第二种生源就是商人的后代;第三种生源就是农民的后代。在这个改革的政策里面,占生源主体地位的还是官员的后代,单单官员的后代就占了学生生源的七成,商人和农民的后代就占了生源中的三成,这从关本上保障了官员们的后代占学校的主导地位,同时又给商人和农民一些进入朝廷的机会。实行这样的招生政策有两个好处,第一就是减少了改革政策在改革进行时遇到的达官显贵们的阻力,同时又给朝廷纳贤举荐人才,一举两得。
当皇上收到韩天恩改革制度的公文时,他是非常的满意的,他认为韩天恩的这个改革进行起来,困难度不大,实施的可行性高,起到的效果也会很大。
原来韩天恩管理书籍的时候就一直在思考着,当他有朝一日能坐到青山书院山长的位置时,该如何让那些有真正才华的寒门子弟,也可以参与进入到青山书院学皇习,把青山书院丰富的资源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在经过五年对同一个问题反复的推演下,他终于得到了一个各阶层都可以接受的方案。当然贵族们在一开头也许会反对,但最后也会逐渐的接受这个方案,因为他就是青山书院的一院之长,他所做出来的决策,他们都必须无条件接受,无条件遵循。因为他没有在根本上动摇着贵族们的根本利益,贵族后人在青山书院扔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反对着反对着渐渐也就不反对了,雷声大雨点小。
在以前,青山书院入院是不需要考试的,这需要看家中长辈的职位,轮到韩天恩做山长时,为了把整个书院的素质提高,他设置了入学考试把关,把那些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排除在书院之外,这一点改革政策出来的时候也是遭到了贵人们强烈的反应和反对,他们又再一次上奏折。但是皇上还是支持韩天恩的所有做法,因为他也深深地知道只有这样从里到外,慢慢地清洗那些只知道玩乐的官二代,渐渐地把这种毫无学术的人排除在体制外,这个国家才能换发出新的生机。邻国的虎视眈眈已经引起了皇上的注意,要想不被别的国家肆意侵犯就得自身强大起来,不能等到别的国家已经强大起来了,你才去意识到问题的存在,那时候已经迟了,最终也只能沦为别国的附属。
高夕又的哥哥,就是在青山书院学习,他的成绩在班里来说不是名列前茅,也不是拖后腿的,他就保持在中间的位置,平时也不像其他人学习那样刻苦,最多就是在考试前就猛地看书做题,确保考试没有垫底就行。高丞相对自己这个儿子的成绩不是特别满意,自己身为一国之相,儿子成绩却不能做到最好,他不觉得自己的这个长子有多为他争光,相反,只要一提起长子,他就觉得丢人。
在衣食住行钱财方面,温氏对高晨阳总是很大方,府里的女儿们的月钱每个月就是十几两,但是高晨阳每个月的月钱却有几百两,这个就很可怕了,因为高晨阳手上的钱多了,在书院读书又长辈约束,每次到书院的休息日,他都不回家,他不想看见父亲一见到他就只想教训他的样子。
每次到了书院的休息日,他都会带着贴身小厮到外面鬼混喝喝小酒,去青楼听听小曲。他总是骗自己的父亲学习多么刻苦努力,但实际上却是在外面鬼混。高晨阳做的这一切温氏是知道的,而且知道的一清二楚,她不但不责备,反而还在高晨阳因为成绩差被丞相打骂时,去保护着他。高晨阳觉得这个继母对他是真心好,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是每次他在外面鬼混把钱花光了,他都没有开口问继母要钱,温氏好像什么都知道一样,主动把钱送去给他花,大把大把地送给他去花。就因为如此,他就会觉得这个继母很贴心,对他非常得好,只是她不知道温氏做的一切都是捧杀,都是为了让他不好好学习,最终变成一个让高丞相失望的浪荡子。
高晨阳手里的银子多了,就坐不住了,发觉只是在书院埋头苦读实在是太清苦了,和苦行僧修行差不多,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身边的小厮石墨也经常劝他读书累了可以出去走走,石墨说其他学生也是这样的,学习累了就出去娱乐娱乐回来后看书会更起劲。
高晨阳把石墨的话听了进去,除了喝喝小酒,他的钱全部花在了“风雅清楼”。如其名,这是一家青楼,风雅万分的青楼,此青楼非彼青楼,这是一家艺妓馆,里面的女子都是卖艺不卖身,这些艺妓不仅在容貌上占上乘,而且在才艺上不输于官家小姐。
这些艺妓从小就开始学习各项技能,学习唱歌跳舞,弹奏各种乐器,还要吟诗作画。开这种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