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红契(1 / 2)
叶雅茗将契约看了一遍。
她主要想看看有没有违约责任。
可这大晋的合约上,并没有这一项。而与现代合同不一样的地方是,合约上还有担保人。这担保人一栏,不约而同地都写了“里正”两个字。
所谓的担保人,就是责任转嫁。即甲借乙一百两银子,由丙作保。如果甲逾期不还,乙是可以向丙追债的。
大晋的行政管理机构中,以百户为一里,五里为一乡,每里置里正一人。这个里正,相当于现代的村长。
江南的茶不止出在一个山头,而是一处群山。山的高矮不一,方圆大致十几里。与叶家合作的村落都相邻,是在两位里正的管辖范围内。
里正手握着纳税、派徭役的权利,这契约有里正作保,倒是有所保障。毕竟这些园户得罪谁也不敢得罪里正。
但要说有保障也不一定。毕竟就算有个别园户违约,叶家也不可能追责到里正头上。得罪了里正,叶家再想在那一片预订茶叶,可就难了。收到的茶叶没准也良莠不齐,被人动了手脚。
反正这个契约吧,没事就好。一旦有事,吃亏的只能是叶家。
叶雅茗把自己的顾忌跟叶崇明和叶鸿昌说了。
两人听得又是一惊。
“这契约,从我曾祖时就这么签的。”叶崇明揉了揉脸,不知道应该暗叫侥幸,还是应该感到惭愧。
“那怎么办?”叶鸿昌问道。
叶雅茗问:“这契约,是白契吧?”
契约分成白契与红契。白契是双方找个中人作见证,三方签字画押,这契约就成了。这种契约不必去官府交税,也没有官方的法律保障,靠的是民间的道德约束。
而红契是到官府备案,交纳税费,受律法保护。一旦对方不履行合约,那就要被官府抓去问责的。
叶崇明点点头:“是的。”
他现在有点明白叶雅茗的意思了,摇头道:“不过你想变成红契,难!”
俗话说:“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古代百姓,对于衙门从骨子里产生惧怕。再加上山里离县衙远,交通不便,园户们可不会跟他去县衙签红契。
他以为叶雅茗不清楚,便将这其中的问题跟她一一说了。
叶雅茗也知道难。但如果在契约上加上违约金,就更没有操作性了。
如果赔付的违约金少,根本杜绝不了孟呈炜动手脚。可赔付的违约金多了,园户们根本就不愿意签。
毕竟茶这东西,也是要看天吃饭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就一定能交付那么多茶叶给叶家。白纸黑字地写在契约上,做不到还要倾家荡产地赔许多钱给叶家,他们怎么可能签?
反正他们的茶叶不愁卖。就算没人出这笔预订金,他们直接卖到榷务司去,也完全可行的。只不过少了一笔收入罢了。
相对于倾家荡产的风险,他们宁愿少赚点,也不会签这种风险极大的契约。
再一个,就算把违约金写上了。他们真违约,想要追责也是个大问题。不说这是个人情社会,律法也不够完善,便是法律健全的现代,打官司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也是难事。
而在叶家与园户发生纠纷时,里正肯定是先维护园户利益的。毕竟他们是乡亲。
所以还是得从红契这方面去下工夫。老百姓害怕衙门,那么这一纸契约去衙门里备了案,跟园户们说违了约就要被差役抓去坐牢,别人给再多钱他们也不会违约了。
叶雅茗道:“不用跟园户直接打交道。咱们给里正一笔钱,让他代园户们去衙门把红契签上。这么多年没出过什么事,白得一笔钱,想来他是很乐意的。再者,这白契变成了红契,对里正这个担保人来说也是一层保障。”
叶崇明皱眉问道:“你的意思是,不让园户们知道,只让他们把契约签了,然后我跟里正去衙门把契约变红?”
这样做,就不地道了。一旦被园户知道,那叶家这么多年经营的好名声就毁了。
叶雅茗摇头:“当然要跟他们说清楚。你先跟里正通好气,只说是衙门那边倡议的。然后签红契的园户,你会送一份礼或银子。反正也不用他们交税,又不用他们跑衙门,想来园户为了这份礼,也会同意白契改成红契的。”
叶崇明的眼眸渐渐发亮。
他一拍扶手:“这办法可行。”
里正肯定愿意白契变红契的。这些年外地茶商越来越多,诱惑越来越大,里正也很担心哪户人家猪油蒙了心,做出毁约的事情来。到时候麻烦就得找到他身上。一旦改成红契,他的风险立刻小了。
再有一笔谢银给他,他哪有不乐意的?
而只要里正愿意帮叶家圆这么个说法,帮着叶家说服园户,园户又有一份礼拿,自然不会不同意。
“你要不要跟我一起上山去办这事?”他问叶雅茗道。
办了一辈子的事情,老了老了,这会儿叶崇明竟然觉得有叶雅茗陪着,他才感觉安心。
叶雅茗摇摇头,对两人正色道:“祖父,孟呈炜不光会在茶叶预订那边动手脚,很有可能在人身安全上作文章。一旦我或堂姐落入他的手中,被他羞辱,毁了名声,那叶家就得被要挟,最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