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到山村(2 / 3)
年满18岁,县里就给丁男会分配一顷田。
其中有20亩是永业田,剩余80亩是口分田。相较于永业田可以传给后世子孙,口分田在老人去世以后,朝廷就会把这些口分田都给收回去,重新分配给其他百姓。
想要获取更多的永业田,只能是朝廷分配,继承家业,朝廷赏赐,军功奖励四种方式。李铁就有幸在讨伐刘黑闼后,因功奖赏了10亩永业田。
终南村地理位置靠近秦岭,地势偏高灌溉不方便,这里的土地大多比较贫瘠。官府和世家都看不上,土地兼并的问题倒也没有在终南村中出现。
别看成年男子能分到100亩土地,因为劳动力有限,每家每户种植的土地并不多。每年除去缴纳的部分,每户留下的口粮也仅能糊口。
低下的收入导致村民个个面黄肌瘦,没有多余的精力修缮房屋,所以村里的屋子大多也以茅草屋为主,少数村民能够砌筑泥砖墙,但大多数还是篱笆墙。
终南村占地面积也不大,整个村子从村头走到村尾,步行也就30分钟左右。
总长度约在2000米,宽度大约1000米。连通外界的唯一通道,便是村子中间的土路。沿着路向村头走,一路可以走到蓝田县里。至于往村尾走则是几座大山形成的山谷,村民们大部分土地,都分配在这里。
听着王二的介绍,何杨大致了解了村子的情况。
一路走来,看着衣不蔽体的孩童,小声议论自己的夫人,何杨都报以微笑。
在即将走到村尾时,刘寡妇对着王二招了招手,红着脸将一个不大的陶罐递给了王二。
何杨见王二抱着陶罐回来,开口调笑,“哟,心上人给你了啥好东西?”
“不~是,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一些褐盐。”王二红着脸,小声回答道。
“褐盐?!”
何杨一愣,将王二手里的陶罐打开,发现陶罐里装着一些褐色的粉末。
见何杨不解,王二随即解释道,这里的村民,在农闲时男子进山打猎,女子则通过熬制褐盐补贴家用。
至于盐的来源,山里倒是有个不小的盐矿。
不过这盐矿杂质过多,吃多了会全身发紫。达官贵人看不上,只有这些贫苦百姓平日里熬制一些自用。有多余的,才会拿到长安城里换取些物资。
话说李渊建立唐朝时,所有的制度几乎全部是沿袭自隋朝的,后期有或多或少的改进。盐在唐朝初期是无税的,因为隋文帝时经济稳定,农业税可以应付财政支出,所以将从北周以来的税盐取消了。
唐朝建朝初期,虽然百废待兴,但是整个朝廷也是节俭开支,所以也是以减税减负为主,盐业无税也就如此沿袭下来。
因为收取盐税,故此大唐百姓多在农闲时熬制食盐来补贴家用。
逛完整个村庄,何杨和王二返回村口,路上听王二说了,今天休沐结束,村民们准备将一些货物拿到长安里进行售卖。
两人回到村头时,村民们的货物也差不多装好。货物比较单一,除了车上几个装着褐盐之外的陶罐,还有冬天狩猎的动物皮毛。
见何杨归来,李铁上前道:“公子,我们准备前往长安,不知公子可愿一同出去走走?”
何杨点点头,知道李铁等人要去长安,何杨也按捺不住想要看看的心情。
在大家伙盛情下,和李铁坐上了牛车。其他一同随行的村民,除了王二之外,还有李石和张虎两名猎户负责推车。
至于为何需要人手推车,那是拉车的老牛是村里唯一牛。在大唐耕牛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官府对于耕牛的保护很严格,每一头牛不但要登记造册,死亡时还要经官府核实,以此来避免百姓宰杀耕牛。
在日常的管理中,不但要好吃好喝伺候着耕牛,偶尔用牛拉车,除了要辅以人推,还不能鞭打耕牛。一旦耕牛被鞭打受伤,不仅会影响来年耕种,相关责任人还会被抓捕问责。
再是村里到县城的道路十分颠簸,行驶起来十分困难。
以大唐目前的国力,也许只有长安到洛阳的官道尚算平整,日常也有专人在维护。至于村、县之间,有路已是不错了,平不平整官府才不会去管。
一路颠簸,短短40公里的路程,放在后世也就半小时。可在大唐,却足足走了小半天。
好不容易来到长安城下,李铁停下牛车,随即提议道:“公子,今天尚早,我等还需到坊间置换些物件,要不让王二带着您到处看看。”
何杨摇摇头,“我自己在城里逛,你们事办完后,我们就在城门处集合。”
说完便于与李铁等人告别后,独自沿着朱雀大街向东市走去。
长安城的东、西两市依着皇城南面而建,互相对称地设置在东西两侧。作为全国交通干线、宽150余米的朱雀大街,横贯城区,从皇城正南方穿梭而过。
从皇城正南门朱雀门沿着朱雀大街往东走三坊之地即为东市,往西走三坊之地即为西市。
东、西二市分别设置有两个北门,这四座北门不约而同地面朝这条东西向的交通干线。因此,不论是居住在城区北部的达官贵族,还是居住在城区南部的普通居民,都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