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宴无好宴(1 / 2)
“两万石?”李儒皱眉。
这个数目可不小。
晋阳素有京县之称,顾名思义,京城之县,由此可见其对大唐的重要性。
平日人口数量大概有十五六万,可如今晋阳百姓死的死逃的逃,留下的不足半数,人数顶天不过四五万,两万石都够吃半年了。
见李儒沉默了,长孙无忌赶忙开口:“我知这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李老太爷,眼下受灾的不光光是晋阳,整个并州,乃至河东道还有不少地方都受了灾。”
“岂有此理,难道这天下受了灾,都由我李家来赈济不成?那还要朝廷何用?”李儒的长子李振拍案而起。
“放肆!还不给我滚下去。”李儒大声呵斥。
转头急忙堆笑道:“小儿无礼,口无遮拦,辅机切莫当真。”
长孙无忌笑了笑,道:“李公子此话不无道理,如此行事确实有些过分。”
李儒一脸诧异,还以为长孙无忌会以此大逆不道言论威胁,没想到他居然这么说,这是怎么回事?
“李老太爷,不瞒您说,要单单一个晋阳,五千石足矣,奈何其他州县也需粮食,我也是左右为难。”
“您也知道,此次受灾面积之大,唉,皇上临行前嘱咐,可以晋阳李家之名赈灾,官仓中的粮食也以李氏的名义。”
长孙无忌祭出大杀招。
你品。
你细品。
李儒脸色微变,立刻联想到了很多。
此次赈灾面积之广,若是全部以晋阳李家之名赈济,那晋阳李家的名声岂不是一下子就打出去了?
因为背靠李唐,想脱离陇西李氏,自立一脉,可惜底蕴不足,如今不正是一个好机会吗?
彻底打响晋阳李家在河东道的名声?
长孙无忌也不着急,一脸从容淡定地看着李儒。
他知晓,这是个难以抗拒的条件。
“能为皇上分忧,为朝廷分忧,是老朽的荣幸。只不过这两万石着实太多了,李家一下也拿不出这么多粮食,一万石如何?”
“李老太爷,如今灾情严重,一万石即便全部用在并州也仅仅是堪堪够用,河东道其他州又当如何呢?”
说白了就是,一万石不够用,只能让你在并州博个美名,出了并州就没你李家什么事了。
李儒皱眉,在权衡利弊。
用两万石粮食打响晋阳李家的名声固然是划算,但还有一点不得不慎重,前些年和陇西李氏闹僵,备受打压,如今高调出风头,岂不是会引来陇西李氏的不快?
以晋阳李家如今的家世底蕴,还不足媲美陇西李氏。
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所谓富贵险中求,干了!
李儒也是个敢拼的狠人,否则怎敢和陇西李氏叫板?
“既然辅机都这般说了,那我李家必然鼎力相助!”李儒笑道。
“如此甚好,当浮一大白,我敬李老太爷一杯。”长孙无忌举杯。
“辅机,请。”
两只心怀鬼胎的老狐狸暗自较量,长孙无忌空手套白狼换到了粮食,但这些粮食对于河东道而言,仍然有很大的缺口。
不管怎样,先把最棘手的“龙兴之地”危机解除,那是政治正确。
有了这两万石粮食,少说也可解两州之危,还有三州之地需要想办法。
去哪里搞粮食呢?
长孙无忌颇为头疼。
虽然皇上派他来晋阳处理雪灾,虽然没有明说,但其他几州的灾情他怎能不顾?要是这点眼力劲都没有,这个中书令趁早别干了。
夜宴散场,长孙无忌吹着寒风,微醺的醉意也醒了大半。
“长孙大人,这李儒竟敢如此托大,那李振更是口出狂言,为何您一再忍让,反而还让李家赚尽了名头?”
若非临行前,长孙无忌再三交代让萧锐不得出声,他必会起身怒斥。
“萧锐啊,你要明白,此番我们无粮而来,河东道受灾面积达五州之多,如此大的缺口,粮食从哪里来?放眼整个河东道,除了李家就只有太原王氏有这个实力,但王氏家大业大,若是要请动王氏,那可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在晋阳这一亩三分地上,李家比王氏来的更有用。”
“如今当务之急是要解决粮食问题,晋阳更是首当其冲。你也看见了,晋阳都有人开始煽动公然反抗朝廷了,若是再拖下去指不定会出什么乱子呢。”
“非常时期,当舍则舍,若是没有甜头,人家凭什么出粮?”
长孙无忌教育道。
“多谢长孙大人赐教。”
“对了,越王有消息了吗?”
问题一出口,萧锐脸色一僵,结巴到:“尚……尚未。”
“此事乃重中之重,赈灾之事不可拖延,越王之事也不可拖延。”长孙无忌提醒道。
“是!”
萧锐脸色很难看,如今越王失踪,他回京绝逃不了处罚,若是能找回越王将功赎罪还好,要是越王有个闪失,那他就大难临头了。
这破差事,我当初怎么就脑子被驴踢了,使劲争取,眼下这个烫手山芋他想丢都丢不掉。
如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