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唐太宗李世民(1 / 2)

加入书签

“世子,卢国公,皇上来了。”北平王府的仆人来传信。

“快把牛肉藏起来!”程咬金大惊失色。

“程伯伯不必惊慌,不过是一顿牛肉罢了,大不了程伯伯就说是小侄一时嘴馋想尝尝牛肉,想必皇上不会怪罪的。”

以程咬金的性格,定然不会同意的,这么说不过也就是刷点好感度。

“贤侄啊,你误会了,我不是害怕皇上怪罪,只是皇上断不会一人前来,少不了尉迟敬德那几个老货,这么好的牛肉啊,给那几个老货吃岂不是糟蹋了!”

真不愧是吃货!罗科汗颜。

“好香啊,是牛肉的味道,还有三勒浆,必定是程知节那老货!”尉迟敬德十分肯定。

“这个程知节。”李世民摇头苦笑。

关于程咬金庄子上的牛离奇死亡事件,李世民早有耳闻,弹劾他的奏疏也是层出不穷,比如《震惊!程家耕牛死亡揭秘,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程家庄耕牛离奇死亡事件》《程家耕牛与我娘亲二三事》。

“参见皇上。”罗科和程咬金行礼。

“罗将军快快免礼。”

“朕带了宫中太医,一会让他们给你把把脉,你可是我大唐江山的福将啊,千万要保重身体。”李世民笑道。

“谢皇上关心,臣已无大碍。不知秦伯伯伤势如何?”

当日秦琼被宇文成都挑落马下,口吐鲜血,显然是伤的不轻。

“朕已经派太医去看过了,伤倒是无碍,只是引发了旧疾,颇为棘手。”李世民忍不住叹息。

秦琼随李世民征战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可也落了一身伤,如今身体大不如前。

李世民的目光逐渐移到了酒食上,脸色微变:“知节,你庄子上的牛是中暑了还是冻伤了?”

“回皇上,这牛乃是死于突厥大军之手,这帮狗娘养的突厥人,连一头牛都不放过!”程咬金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这是多么无耻的言论啊!

你说这理由离谱吧,它又还有几分道理,但你要说这是真的吧,谁也不信。

往大里说,这可是欺君之罪,一般人还真没这胆子。

“既然如此,那朕也沾沾你的光,尝尝这牛肉。都坐吧,别拘束,罗科,在座的都是你父亲生前的至交好友。”

言罢率先落座。

随后,尉迟敬德,柴绍,李勣相继落座。

“小侄罗科,见过诸位伯伯。”

“不必多礼,坐下吧。”

“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啊,转眼间就长成一个神勇无敌的大将军了。”李世民夸奖道。

“今日朕替长安百姓,替大唐百姓,敬你一杯,感谢你的活命之恩,若是没有你,渭水一战必败无疑,这长安城破,天下百姓不知有多少人要遭突厥人蹂躏。”

“臣惶恐,这是臣应尽之责。”罗科急忙起身。

“不必拘束,坐。”

“你的功劳太大了,朕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嘉奖,你有什么想要的?”李世民问道。

“能为皇上效力,是臣的荣幸。”

“哈哈哈哈,说得好,既然如此,那就等此战结束后,一并封赏。”

提及此处,李世民的笑容逐渐暗淡。

“虽然突厥大败,但仍有十二万大军驻扎在泾阳高陵,如今长安城内不过四万人马,粮草也开始短缺,突厥重整旗鼓,长安依旧危矣。”

在场的都是武学宗师级别的人物,各个都是是身经百战的人物,但是都一筹莫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的长安城,没兵没粮,任谁来了也无济于事。

“李靖大帅的兵马难道还没赶到吗?”罗科问道。

如今在外援军唯有寄托于李靖。

“这一路不少城池还有突厥士兵驻守,大大减缓了李靖的行军速度,恐怕还要一两日才能抵达。”李世民摇头。

“而且李靖大军也只有五万人,加上长安城内的四万人,也不到十万,若是突厥大军不惜一切代价攻城,长安城恐怕还是很难守住。”柴绍摇头道。

霍国公柴绍娶了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自晋阳起兵就跟在李世民身边,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

“更可恨的是如今朝中支持议和支持迁都支持和亲的人越来越多,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想的。”尉迟敬德冷笑。

吴国公尉迟敬德,和秦琼并立为后世著名的门神,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之一。

“这些多是世家门阀之人,他们才不会在乎国家兴亡,所谓百年王朝千年世家,无论朝代怎么变换,朝堂上总是这些人。”李勣怒道。

英国公李勣,与卫国公李靖并列为初唐最杰出的将领,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之一。

“罗科,你是如何看待迁都的?”李世民想听听他的看法。

“迁都洛阳,虽可解一时之危,但突厥大军打到洛阳怎么办?又该往哪儿迁?逃避解决不了问题。”

“那你说说如何解决。”

“唯死战耳。”

“不惜一切代价死守长安,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这是赌上国运的一战,我们输不起。突厥人生活在草原,骑射才是他们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