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确定出发时间(1 / 2)

加入书签

第1192章:确定出发时间

三月二十九日,齐军总司令部作战室内灯火通明。

李天顺在杨政、赵麦等主要将领的陪同下,正在听取赵武平司令关于攻打倭国的计划。

赵武平站在一副巨大的倭国地图前道:“经过商议,我们的具体的作战方案是,在七月初由陆军派出十个陆军师,共计十二万人组成征讨大军。

会合海军三万人及新式炮舰五百余艘先抵达新罗国的金州港,然后攻取海峡间的对马岛。

再以对马岛为跳板,登陆倭国九州地区,以陆军直扑位于倭国京都,占领其首都后再控制其全境……”

李天顺静静听着,其实对倭国的地理位置他比赵武平清楚的多。

这要得益于上一世在军校时,同学们经常拿日本地图做一系列令人兴奋的推演。

名曰——时刻准备着新仇旧恨一起算。

李天顺清楚的记得,当时同学们谈古论今,把历史上中国历代王朝与日本的一些主要事件都罗列了出来分析。

把如果要开战,从常规武器到东风快递如何让小鬼子做鬼进行推演,使大家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夜晚。

日本这个国家很特殊,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除了1853年被美国强行登陆打开国门外,这个国家似乎从来没被其他国家侵略过。

第二次世界大战除外,那是他自己作死,才成为挨了两颗核弹。

这主要得益于它的特殊地理环境,四面环海,是个典型的岛国,易守难攻。

上一世时,日本对其他国家采取的策略就两样,一侵略,二制造混乱挑拨离间。

侵略好理解,就是自己稍微强大些就打出去,用侵略弥补自身的不足。

制造混乱挑拨离间,就是让大陆的国家陷入混乱,确保自身的安全。

所以千百年来,日本一直在周边国家扮演搅屎棍的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与他同属岛国的英国也是这么干的。

比如让欧洲各国加入俄乌冲突,它就可以坐视欧洲大陆陷入混乱,自己收渔翁之利。

好像想的有点儿远了,李天顺拉回思绪看向倭国地图,这个岛国的地形也是其防御的天然屏障。

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几千个小岛组成,不管哪个国家要想攻打,都必须要先解决这些大岛外围的部分小岛,否则就会出现背刺的情况。

赵武平说的不错,大陆上离日本最近的地方就是新罗国的金州港。

出了金州港占领对马岛,只有这样才能染指日本本土。

且就算登陆了日本,也要一块大岛一块大岛的占领,因为日本虽号称倭国,但实际地域并不小。

从琉球到北海道约三千公里,即使从鹿儿岛到北海道距离也有近两千公里,相当于从山东到广东的距离。

好在赵武平设定的作战方案里,只要登陆本州就可以直取日本京都,到时以京都做为根据地再向北发展,不存在后方不稳的情况。

听取完赵武平的做战计划后,李天顺走到硕大的倭国地图前道:“你们的这个做战计划我同意,唯一提出一点的是,能不能把攻打时间从七月初提前到五月初。”

闻听此言,赵武平、杨政、赵麦和一众将领对视一眼。

赵武平道:“大帅您有所不知,七月初是刮季风时节,舰队从新罗出发可以顺风顺水直抵倭国。

如果要是改在五月,季风就没那么强烈,会在海上耽搁不少日子,失去了攻击的突然性。”

李天顺道:“季风是要考虑,可是我考虑更多的是台风。”

台风……众将领再次面面相看。

赵麦道:“台风的事我们也考虑了,鉴于海峡间台风广发的时节是七月底到八月,所以这段时间应该不会有什么台风。”

李天顺摇摇头道:“有些事你不知道,天有不测风云呐!

至于你们说的突然性嘛,我们这一支庞大舰队的出现,自逃不过倭国的侦察,再说我还巴不得能在海上与他们的舰队主力决战。”

其实有一点李天顺不能明说,就是他想到了上一世元朝两次东征倭国,都惨遭失败的原因。

元帝国第一次征伐日本是在公元1274年,日本称之“文永之役”。

第二次是在公元1281年,日本称之为“弘安之役”。

起因是日本不肯屈服称臣纳贡,甚至第二次直接斩了元使。

第一次的台风袭击,并没给元军舰队造成多大伤害,却也让元军被迫撤退。

第二次是在1281年8月1日,太平洋上突然刮起了猛烈的台风,强度远超上一次。

风暴持续了四天,导致元军舰队基本被毁,待五日风停时,元军十万之众生还者不到三成。

让日本两次从元军的攻击下死里逃生,还功归于天佑日本的“神风”。

见大帅这么说,赵麦想了想道:“既然大帅从这方面考虑,那我同意五月初出兵。”

赵武平也表示同意,毕竟李天顺的军事才能让他心悦诚服,这样说一定有他的考量。

李天顺问:“军舰都准备的怎么样了,提前两个月能否够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