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中平六年(一百四十二)外传云长(二十二)(2 / 4)

加入书签

自己高超无双的枪术和骑术反复冲杀曹军阵中,连杀曹将十几人,多次突破曹军的防御,将大军杀得散而无形。曹军重新整军,继续对赵云发动追击,赵云全身而退,回到了自己的营寨之内,这时却发现自己的部将张著没有跟上,担忧他是否落在了曹军的包围圈里,于是绰枪上马,再度杀还回来,在万军从中救了张著出去,才又将他也带回了营寨。

此时曹军围攻赵云营寨,部将张翼见到大军便要关门据守。赵云见状说道:“我们如此小的一个营寨,即便关起门来也不够曹军这么多人打的,到时候一人一支火把丢进来就足以把我们大寨烧了。”于是按照赵云的意思,整个大寨所有门户尽开,然后命令军士偃旗息鼓,坐等曹军的到来。曹军先前被赵云几番冲杀已经先失了锐气,现在又见此情形,更加断定大寨之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轻举妄动,逐渐开始撤军向后退去。待敌军变阵完毕,全部开始撤退之时,赵云叫人鸣击战鼓,顿时鼓声震天,赵云一马当先杀奔出来,又叫手下手持劲弩在后追杀曹军。曹军大骇,惊恐之下自相蹂践,无数人跌落汉水淹死,于是曹军大败。第二天老大亲自检视赵云的营寨,察看了昨天的战场之后,对赵云这般战事惊讶不已,不住地对左右说道:“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于是设宴庆祝到黄昏,军中也开始称呼赵云为虎威将军。

随着老大不断派人攻取曹军粮草,加上汉中易守难攻,曹军之中的逃兵竟然是越来越多,眼见士气就要崩溃,于是曹操下令军队撤回长安,老大因此占据了汉中。接着老大又派遣宜都太守、扶风人孟达从秭归向北进攻房陵,杀了房陵太守蒯祺。又派遣其养子、副军中郎将刘封从汉中顺沔水而下,统令孟达所部,与孟达一起进攻上庸,上庸太守申耽率全郡投降。老大加封申耽为征北将军,兼上庸太守,任命申耽的弟弟申仪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如此一来老大彻底拥有了汉中一带的控制权,拥有了足够可以和曹操分庭抗礼的实力。

由于曹操三年前被册封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王子皆为列侯。建安二十二年曹操立五官中郎将曹丕为太子,虽然曹操名义上还为汉臣,实际上已是皇帝。老大为此事一直气愤不过,又是嫉妒又是窝火,在夺得汉中控

制权以后迫不及待要称立为王。诸葛亮曾经劝说老大道:“与其现在为了和曹操赌气,而做一个有名无实的诸侯王,倒不如等曹操称帝之后直接宣布继承汉朝大统,到时候既可以名正言顺昭告天下,又可以名副其实享受帝王便利,总好过现在称王而被各路诸侯眼红嫉妒,这对将来称帝之事只有阻碍,却没有半点好处。”

老大听了十分不高兴,但是诸葛亮明知道老大听了会不高兴还是会继续进言,老大自然也是知道诸葛亮的脾气,于是也不恼怒,只是相当不悦地问诸葛亮道:“那要是曹操一直不称帝怎么办?他要是一心只想做周文王,而让他的儿子去做皇帝,到时候我又该怎么办?现在我已经五十九岁了,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还能够活多久,难道就要眼睁睁看着曹操在我面前作威作福吗?每当两军交战曹操便以汉室诸王的名义来弹压我,这口气我又如何能够咽的下去?你说得道理我不是不知道,只是隐忍了多半生,现在年事已高,已经顾不得再和江湖上的人玩弄那些虚情假意的东西了——即刻起准备一应调度,昭告天下,老子今日称王,就是为了明日称帝,但有不服者,尽可以来西川和我当面对质!” 诸葛亮知道老大心意已决,于是便不再多劝,只是按照老大的吩咐进行准备。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秋,老大自称汉中王,在沔陽设立坛场祭祀天地,布置军队排列成阵,郡臣都来陪从。诸葛亮读过奏章之后,老大跪拜接受汉中王的印玺绶带,戴上王冠。而后又派使者乘驿马车将奏章送呈献帝,归还以前授予的左将军、宜城亭侯的印绶。同时立儿子刘禅为王太子。提拨牙门将军魏延为镇远将军,兼汉中太守,镇守汉川。老大回到成都主持各项政务,任命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又封我为前将军,老三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其余的人按照等级都有升迁。赵云身为老大的内卫,本身并不在册封大将的行列之中,可是由于他在此前汉中一战之中战绩彪炳,又因早先声名显赫,因此被江湖中人与我等四人并称五虎上将。

起先由于我坐镇荆州,来往两川路途遥远,老大的本意是叫前部司马费诗带着印绶来到荆州授予给我。可是诸葛亮和老三都觉得此等大事我如果不在的话终归不好,且老三思念我剧烈,多次央求老大希望可以短暂调我回川见上一面。因此在诸葛亮的秘密安排下,我对外秘而不宣地潜回了蜀中,参加了老大的册立汉中王的仪式。又在蜀中逗留几天,和老三阔别多年未见之情。老三比照此前我印象中的模样清瘦不少,显然是这些年没少鞍前马后的效力。恍惚中在我眼前还是当年在幽州初次见到的那个鲜卑少年,可是红尘弹指去,转眼间那个衣着怪异的外族少年已然成长为堂堂蜀汉大将。昔日里兵指塞北的豪言壮语早就成为了烟消云散的往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