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两人分喝汽水(1 / 2)

加入书签

那时候的工厂里,一般都是发工资的第二天,便放假一天,让大家寄钱或买些用的东西。

南河毛织厂也是这样,发工资的第二天,厂里便放假一天。

领了工资的李四海,第二天便早早起床,拿上牙膏毛巾打水洗漱。

张大爷见了,便问李四海道:“这么早起来,今天放假准备去哪里玩啊?”

“去找我老乡田二牛,就是偶尔来看我那个人。”

“哦!是去见他啊!”

李四海洗漱一番后,特地将平常都舍不得穿,一件还看得顺眼的衣服换上。

张大爷见了,还开玩笑地说道:“李四海,你今天打扮得这么精神,准备和老乡去找小细娘啊!”

“张大爷,我这点工资,还去找“小细娘”,都不够请“小细娘”吃顿饭。”

“四海,慢慢来吧!我在你这么小的时候,还在花家里的钱呢!你算不错了,都可以自己挣钱了。”

“张大爷,时代不一样了,现在国家在搞开放,你看我这么小都跑这么远来做工。”

“是啊,是啊!你们赶上了好时候。”

告别张大爷,李四海便朝田二牛的南河二砖厂走去。

田二牛的南河二砖厂,厂里头天也发工资,所以刚好也放假一天,但是田二牛却没有工资领,他还要押三个月才能发工资。

听到李四海发工资了,田二牛有些羡慕地说:“四海,你们那厂不错哦,才押一个月就发工资了,我在这里还得押三个月呢!”

“我们那厂里都是本地人,只有我一个外地的,它能和这砖厂一样么!”

“四海,你说的也是,本地人进的工厂,那就是不一样!”

“二牛,走走走!别发那些牢骚了,我请你吃饭看电影。”

“好啊,好啊!正在愁今天放假去哪里玩呢!你这就过来安排好了,今天一切算你的,等我发工资了再请你!”

“咱俩谁跟谁,谁请还不都是一样的,别说那么多了,走啦,走啦!”

李四海和田二牛,一路朝南河乡街上走去。俩人的心情都不错,总算又有了工作,这次两人一起出远门,多少都能挣点钱了。

俩人来到街上,进了一个面馆,李四海看着面馆里,墙上挂着的供应单。

只见上面写着素面两角一碗,肉丝面三角一碗,馄饨三角一碗,馄饨面三角一碗。

李四海和田二牛,两人不知道馄饨是什么东西,便一人叫了碗馄饨面,想着也尝尝新鲜。

等老板煮好馄饨面端来,两人才知道,馄饨就是李四海老家的“包面”,在这里只是名字取得不一样。

后来,李四海又知道了,家里的“包面”还有许多名字,苏南叫馄饨,老家叫包面,成都叫抄手,福建叫云吞等等。

李四海和田二牛吃完馄饨面,两人又在街上转了转,看了看热闹,打了一些眼睛“牙蔡”,便前去电影院买票看电影。

电影票一张票两角钱,二张票花了李四海四角钱,又花了一角钱,买了一包葵花子。

多年以后,李四海都还记得,那天电影放的是“小兵张嘎”,两人一边嗑瓜子,一边看着电影。

(小兵张嘎,那是一部抗日战争的电影。

演的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的白洋淀,调皮莽撞少年张嘎。

张嘎目睹奶奶为掩护八路军撤退,奶奶被日寇杀害过程。

他只身来到县城找游击队排长罗金宝,好让罗金宝帮忙为奶奶报仇,哪想真遇见罗金宝时,他还将对方当作了汉奸,闹了笑话。

误会解除后,张嘎梦想成为一名小八路,并想拥有一把枪,结果因为太想得到枪,他不但在和胖墩打赌时耍赖,还违反纪律,将某次战斗中收缴到的真枪,偷偷藏在了树上的鸟窝里,再闹出笑话。

张嘎可没将笑话当笑话看,想不通的他约上胖墩又来到县城,要自个替奶奶报仇。

在县城,张嘎遇到鬼子龟田和胖翻译,一番斗智斗勇,两人没从张嘎身上捞得什么好处。

一系列事情经历后,张嘎由鲁莽捣蛋的少年,成长为真正的八路军小侦察员。)

一部电影看完,李四海和田二牛,也将一袋瓜子嗑了个干净。

两人走出电影院,嗑多了瓜子,又有些口干舌燥,李四海来到电影院小买部。

“汽水多少钱一瓶?我买两瓶汽水!”

“五分钱一瓶,不过要退瓶子,连瓶拿走要一角五。”

“四海,别买了,瓶子拿去也没有用,一下子一瓶又喝不完。”

那年代,物资缺发,许多东西的反复利用。特别是什么汽水瓶,啤酒瓶,都不知反复用了多少次。

更没有现在的什么一次性包装,用完就扔掉,现在有些地方,连玻璃瓶都不再回收。

李四海还是觉得口渴,便想了一个办法,买一瓶汽水,两人分着喝。

递了五分钱给售货员,售货员将汽水打开,递给了李四海,并盯着李四海,防止他将瓶子拿走。

一瓶汽水才五分钱,可瓶子值一角钱呢,若将瓶子拿走了,他不光不赚钱,这瓶汽水还得亏本。

李四海接过汽水,转手递给田二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