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左右两难立皇储(1 / 1)

加入书签

历朝历代都有上早朝的习惯,然而无论是对于大臣还是皇帝来说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因为大臣要早早就起床。

古时候京城是很大的,从大臣住的地方到皇宫可能要十几公里呢?这只能靠脚板子走路。

而皇帝早上4点左右就要开早朝,所以很多大臣都是凌晨一两点就要起床,然后去开早会。皇帝也要凌晨3点就要起床梳妆。

按说睡觉就寝时间很宝贵,但已过丑时,光绪帝依然苦苦思索着,沉积多日的立储心事一直压在自己心里。自己在位二十二年,年届六十,依然未确定继承人。

立皇储是件大事,按照雍正帝秘密建储方法,这是皇帝一个人的事。朝中大臣都是识时务的人,心里只能暗自着急、徒唤奈何,但谁也不敢吱声。

道光皇帝迟迟做出了决定,是什么原因呢?皇太子太小,皇帝不放心?也不是啊

道光帝旻宁生于乾隆帝四十七年八月初十(1782年9月16日),他六十周岁,皇四子已经十一周岁零两个月,按当时算法,都已经十二岁。相比其他朝代立储,除了道光当时被立储十六周岁外,其他被立储的年龄都比皇四子小。

比如说,清世祖福林立继承人玄烨时,玄烨年仅六周岁;康熙帝首次册立皇太子胤礽的时候,更小,才一周岁零七个月;弘历被雍正帝立皇储,才十二岁。

所以说,道光帝考虑皇太子年龄不够,这个既不符合历史逻辑,也没有现实考证。因此,这一猜测显然没有什么支撑。

史料分析,道光帝迟迟选不出继位皇太子,原因还真是令人值得思考的原因:

第一,道光皇帝是个想干事、能干事、愿干事的皇帝,但命运多舛,时运不佳,自己接替皇位的时候,是大清帝国日益衰败、急剧败落的时候。道光帝执政期间,可谓是事必躬亲、勤政为民,而且是个极度节俭的皇帝。说起节俭,道光帝曾经穿破裤临朝,尙属皇帝中的稀罕事,也是现代建设节约型政府的学习之处。道光皇帝深知,干皇帝不是一个好差事,尤其当个不被世人谩骂的好皇帝更是难上加难。命运总是这么不公,道光帝的勤政行为,在国家治理、禁烟运动、漕运盐政等方面,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回馈。尤其是鸦片战争,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更让他蒙受奇耻大辱、尊严全无、无颜以对。自己没有能力担此大任,最起码要选个合适人选接替。好的人选并非十全十美,但道光帝是个选择困难户,迟迟做不出了决定。

第二,据记载,道光帝先后册封过十六位后妃,也生过很多子女。女儿继承不了皇位,也不必多说。儿子当中,年龄相差很多。道光皇帝经历了三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惨经历。自己的头三个皇子都是薄命,早年夭折,而且大儿子二十四岁之后,才有的皇二子奕纲、皇三子奕继,等到皇三子去世,道光帝已经有五十了。五十岁,死了三个儿子,膝下无子,龙脉断绝,这种打击真是常人无法承受的。换句话说,这就让道光帝选人都没得选。

第三,前面讲过,道光帝是个选择困难户。就在道光帝老气横秋的时候,还真是天赐皇子,就在道光帝痛失长子奕纬两个月后,皇四子出生了,没有多长时间,皇五子来到人间,紧接着,老六、老七、老八,还有老九相继出生,这真是给道光帝极大的安慰。人选倒是有了,但选择困难症状出现了,老来得子的道光帝就发愁选哪一位皇子更合适。

选立皇储、接替朝政,对于道光帝在意的不仅仅是后人如何评论自己,更多的是一朝臣子光复朝政、光明耀祖、安国安民的责任与担当。经过日夜思忖,用心考察,道光帝最终决定在皇四子奕宁和皇六子奕欣选择一位。

道光帝在金銮殿踱步思忖,到底是选择皇四子,还是皇六子,他抬头看到“正大光明”四个大字,思索着谁能做到治正,以治正之心立民命;谁能做到宽大,以宽宏之量容万事;谁能做到普照,以光亮之束惠世人;谁能做到心明,以宏亮之力治国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