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深厚感情(1 / 2)
永昌帝四年,帝后大婚。
选秀结束后,谢太后斟酌了又斟酌,最后定了严首辅家的孙女作为皇后的人选。
严首辅在永昌帝登基后,便从朝堂上退了下来。只是他虽然致仕,可他到底做了那么多年的首辅,门生几乎遍布朝野,在朝中的名望也无人可及。
谢太后有心想拉拢他,加上严首辅的孙女确实端庄大方,有一国之母的风范。
永昌帝对于严首辅也一直都很尊敬,只是尊敬归尊敬,他对严首辅的孙女不是很满意,觉得她长得太普通了一点。
但是谢太后主意已定,永昌帝也只好妥协。
只是帝后大婚后,永昌帝很少留宿坤宁宫,反而更喜欢貌美的陶才人。
这个陶才人就是陶思谦送过来的其中一个养女,生得姿容出众,既有才情还擅歌舞。
帝后大婚之前,永昌帝就承诺过她,将来必会给她一个名分。
等他将严皇后娶进宫,便给了对方一个才人的位分。
严皇后是被祖母带大的,从小就被灌输女子要三从四德的思想。
是以永昌帝虽然不怎么喜欢她,但严皇后从来不在谢太后面前提起这些。
而永昌帝对陶才人的偏宠,谢太后倒是有所耳闻,只是她觉得儿子年纪大了,这个皇后又是自己逼着他娶的,便睁只眼闭只眼,偶尔看不过去,才提点永昌帝几句。
永昌帝年少时还好,但如今做了皇帝,压根不想听任何人的说教。谢太后是他生母,他不能拂袖而去,只能耐着性子听她劝导自己,但离开慈宁宫后,永昌帝依旧我行我素,照旧偏宠陶才人。
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陶才人就从才人升到了婕妤。
如今朝廷内外,都知道陶婕妤是永昌帝的宠妃,而陶思谦也借着这层关系成为了永昌帝的宠臣。
消息传到锦城,沈秀觉得远离京城倒也是件好事。
她现在也无比庆幸,幸好自己在陶思谦身边埋下了一个眼线,将来对方一旦有什么异动,自己也能提前防范。
不过陶思谦如今正沉浸在众大臣的追捧中,一时还顾不上找他们的麻烦。
相较京城的热闹,锦城就相对清静多了。
卫宴如今每日忙于公务,但每逢一五,还是会抽出时间来敦王府给敦王讲书。
敦王读书是出于兴趣,不管经史子集还是诸子百家,他都喜欢。
卫宴觉得敦王作为王爷,将来不用科举,不必将四书五经学得滚瓜烂熟,因此给他讲的最多的是史书。
他从来不会因为敦王是王爷,而放松对他的教导。每次讲完书后,都会给敦王布置课业。
敦王也很勤勉,每次都认真完成课业,一个教的认真,一个学得认真,师生两人很快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当然,两家的来往也越来越多。
有时候二郎学堂放假,卫宴便会带着他去王府。
二郎虽长大不少,但人还是有些贪玩,卫宴带他到王府,也是希望他能学习敦王的勤勉。
只可惜收效甚微。
不过敦王倒是很喜欢和二郎玩耍,他自小就没什么玩伴,二郎虽比他小上好几岁,但他少年老成,活泼爱笑的二郎刚好对了他的脾气。
后来只要二郎的学堂放假,都会偷偷来找敦王,每次来不是给他带小玩意就是带些市面上的吃食。
按着祖制,敦王作为藩王是不能出封地的。
王府对敦王这些藩王来说,其实就是牢笼。
敦王也知道永昌帝不喜自己,为了不给对方找茬的机会,平时连府邸都不会出。
卫宴未发达之前,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里读书,因此他不觉得敦王不能出门会无聊,所以他从来没说过外面的事情。
只有二郎,觉得敦王这个王爷做的太可怜了,连府邸都不能出,便经常给他讲些外面的趣事。
敦王很喜欢听外面的事情,会拉着二郎问许多事情。
后来二郎跟他熟了,便怂恿他跟自己一块出去。
敦王当即摇头道:“不行,万一被人知道就不好了。”
二郎轻声道:“我倒有个主意,王爷你可以扮成我的小厮啊!”
他的小厮就是景言,年纪和敦王差不多大,两人的身形也差不多。
敦王还在犹豫,二郎已经让景言把衣服脱了下来。
敦王换上景言的衣服,再戴上帽子,只要不抬头看人,没人能发现异状。
就这样,敦王低着头扮作小厮,悄悄跟二郎到了外面的街上。
两人在外面玩了半日,便又回了王府,谁也没惊动。
于是两人的胆子都大了起来,每隔半个月,都要来上这么一次。
卫宴每次忙着公务,只要二郎不惹祸,他根本不会多问什么。
而沈秀这时候正在给三郎开蒙,有小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