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去唐家相看(1 / 2)
那支和田玉莲花长簪被掌柜拿走后,沈秀后面又挑了两支玉簪给大丫。
二丫还小,那些手镯钗子都用不上,沈秀给她买了一对碧玉蝴蝶簪,让她平时戴着玩。
两个丫头的首饰选好后,伙计又拿来了一个锦盒,说是他们玲珑阁压箱底的好东西。
沈秀便让伙计打开,只见里面装着一支玉孔雀嵌珠流苏钗。
伙计道:“这支钗子选用的是上好的蓝田玉,又请杭州有名的玉匠精雕细琢,满杭州城也找不出几件这样的好东西。”
这支玉钗确实是好东西,不过价格也相对昂贵,足足要八百两银子。
沈秀看中了这玉钗的雕工,想着去参加海棠花宴的时候,可以戴这支玉钗。回头还可以把这玉钗当做传家宝,传给自己的女儿。
于是她便大手一挥,让伙计把这玉钗包起来。
首饰有了,沈秀又抽空亲自给大丫做了两身新衣裳。
大丫自己的女红虽然不错,可这次相看很重要,沈秀不放心把衣裳交给她做,生怕出一点纰漏。其他人,沈秀就更不放心了,干脆自己做最稳妥。
她缝完最后一针的时候,还里里外外都看了一遍,确定没什么问题后,便把衣裳折叠放好。
冯妈妈在旁道:“夫人对大姑娘真是没的说,又是给她张罗婚事,又是亲自做衣裳,比起亲生女儿也不差什么了。”
沈秀笑道:“我只希望这次相看顺顺利利,大丫有个好人家,也不枉我养她一场了。”
冯妈妈道:“有夫人为大姑娘谋划,这次相看一定能成的。”
沈秀道:“那就借你吉言了。”
冯妈妈与沈秀谈话的时候,温氏也在和唐家二少爷唐煜聊起今日的事情。
“从前只听人说这位卫夫人如何有贤名,我还不大相信,如今经过这次事,我才知道这位卫夫人的为人。”
温氏道:“现在想想,如果这门亲事能成也不错。这位卫大姑娘虽然不是卫夫人的亲生女儿,但也是从小跟在她身边长大的,品行上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而且你祖父跟我们说过,这位卫大人如今的官职虽然还不如左知府,可他是翰林出身,将来多半能进内阁。你有这样一个助力,将来得中进士后,也不怕朝中无人了。”
唐煜没想到母亲越说越远,都说到中进士以后的事了。
“母亲,现在亲事还没有定下呢,您就说起这些,会不会太早了一点。”
温氏道:“你说起这个,我倒忘了问你,你对这门亲事是怎么看的?”
虽然儿子的亲事是唐老爷子说了算,可如果儿子实在不愿意,温氏宁愿冒着得罪唐老爷子的风险,也要站在儿子这一边。
唐煜道:“我还没见过卫大姑娘呢,这时候还谈不上什么愿意不愿意。不过我有些好奇,卫大姑娘的生母又没有早逝,为什么从小跟着卫夫人这个婶子长大呢?”
温氏道:“听说卫大姑娘是在卫大人中秀才前就跟在了他们身边,这样看来,倒不是卫大人的哥嫂因为卫大人有出息,就把女儿塞给了他们。”
唐煜道:“不光是卫大姑娘和卫二姑娘,就连卫大姑娘的亲弟弟,也一直跟着卫大人他们。”
“我觉得这里边肯定有我们不知道的隐情。”
温氏道:“你怀疑卫大人的兄嫂有问题?”
唐煜道:“我只是猜测。”
那次退亲的事,到底给唐煜留下了一些阴影。
如今与卫家这次议亲,唐煜便想多了解一些女方的情况。
温氏道:“既然你有这个疑问,那我回头见了卫夫人,便试着打听一下实情。”
到了海棠花宴那一天,温氏一大早就张罗起来,这次宴会,他们唐家只请了戚珍珍与沈秀。
尽管只有这两个客人,可事关儿子的婚事,温氏还是极为重视,亲自看着下人们安置桌椅,还让人将那架名贵的紫檀木屏风抬了出来。
等戚珍珍和沈秀一同来时,温氏已经将事情料理的妥妥当当,还换了身见客的衣裳。
今日沈秀带着大丫来唐家,也是经过一番郑重打扮的,穿着雪青色的妆花缎裙,配了莲青色的对襟长衫。
而她身旁的大丫,穿着樱草色的衣裙,俏生生的立在那里,好像春天里开放的迎春花一样娇艳。
温氏没有女儿,一直都很稀罕娇嫩的小姑娘,如今看大丫长相清秀,人又文静,便多了三分喜欢。
只是再喜欢,温氏也不会把这话说出来,而是先和沈秀寒暄。
“夫人今日能够光临寒舍,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温氏话说的很客气,当然也带了一分生疏。
沈秀淡淡笑道:“夫人太客气了。刚才我一路走来,看见贵府种了不少海棠花,正要向夫人请教,这养海棠花有什么诀窍呢!”
戚珍珍道:“这话问的好。唐夫人是这里面的行家,有空你们真要坐在一起,好好让唐夫人说说这养海棠花的诀窍。”
温氏道:“其实要说诀窍,确实也有两个。这海棠花喜光,得种在向阳的地方。再就是海棠花喜湿,但又不能太涝,因此就需要种在土坡上,周围的地势要稍微低一些,这样才不会烂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