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开!(1 / 2)

加入书签

后世有一个自诩自由和民主的灯塔,他们的国民一辈子只有两件事情是永恒不变的:死亡和纳税。

通政司通政使。

正三品。

从宝源局到通政司,不说别的地方,就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至极!

这样的升官速度当即就有人反应了过来,反应最激烈的便是吴中,只见他眉头一皱便直接开口说道:“且不说此举是否真的能够利国利民而非让某些硕鼠敲骨吸髓般搜刮民脂民膏!”

“单单宝源局王大人却兼任通政司通政使,臣觉得就有不妥之处!”

“通政使司,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于底簿内誊写诉告缘由,呈状以闻。”

“此乃通政使司之责,非久居官场之人不能胜也...王思齐一个黄口小儿,出仕为官甚至不满一年时间,怎能够担此大任?又有何功绩才华能够当得好这个通政使!”

话落。

朝中不少大臣,纷纷点头。

甚至有人同样出声附和,一时间朝中成了花鸟鱼虫市场般的地方。

见此乱状,朱棣并未出声制止,而是站在一旁一贯以宽厚温和对待百官的朱高炽瞬间眉头皱起,冷眼看群臣,大声呵斥一句:“成何体统!安静些..这是朝堂,议事的地方不是你们在此妄言之地!”

“臣..臣不敢!”

“只是臣觉得此命实有不妥,还请皇上三思!”

原本嘈杂的氛围,瞬间安静了不少。

朱高炽的突然出声怒斥,让在场的群臣都不禁有些傻眼,这事情似乎和他们原本预料的那样有些差别。

之前总说。

太子朱高炽和王思齐的关系十分要好,就连当初能够出仕做官,前往宝源局任职宝源局监督也是因为背后有太子的支持。

如今看来,更是足以说明这并不是空穴来风。

“这会要说的难道不是开征商税之事么?”

“你们乱哄哄的成什么样子?”

.....

群臣议论的关键点,就这样被从王思齐本身再一次拽到了是否开征商税的本身。

“臣赵本常冒死谏言!商税此举不能开,此有违祖制,更是与民争利,大明朝地大物博,朝廷坐拥万里江山,难道还要在乎区区蝇头小利吗?更何况,若是收商税,由何人来收,由何人来用,单是要增添的税丁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臣附议!皇上,商税此举不能开啊!请给百姓一点休养生息的时间,若是商税一开,不知道天下有多少人要因此连生计都难以维系!”

说着说着,朝中的言论就隐隐约约有了一面倒的趋势。

无论官位高低,无论官职大小。

皆是反对朝廷重开商税,更有甚者提出了,若是朝廷要重开商税,那就是在冒犯全天下的读书人。

读书,要钱。

没钱人家的百姓是读不起书的,读得起书的或者是官宦之后,或者是富庶之家,说到底都是需要一定的生意作为累积。

....

有一个伟大的哲人曾经说过:“当你要拆掉另外一个人的房子,那么他一定会据理力争,以死相逼,可如果在这种时候换一种说法,说你要拆他的窗子,那么他们往往都会同意。”

商税之事,一直到下朝都没有拿出一个准确的说法。

朱棣便挥挥袖子退朝了。

这倒不是因为朱棣放任百官,也不是大明朝的官员遇到事情的时候,想要产生一个决策的效率低下。

说到底,群臣都是给皇帝一个意见参考而已。

如果遇到帝位不稳的皇帝,群臣可能还有可能把持朝政,让皇上说的话永远都只停留在宫内,停留在朝中。

可朱棣是这样的皇帝?

想什么呢...

宫内。

花园的一处凉亭边,朱棣难得有闲情雅致在用过膳后在此散步,一旁的王思齐的表情似乎很是诡异。

诡异的是他不知道朱棣这老小子第一次单独召见自己是为了什么。

“今天朝中的景象,朕相信你都看到了..这就是大明朝的朝堂,朕难道不知道他们一拥而上的反对朝廷开征商税只因为这商税一旦开收,就会侵占了他们的利益吗?”

“朕知道,可如今朝廷没有银子...就连百官的俸禄发起来也是如此吃力,有时候朕都羡慕你小子的宝源局。”

“虽然地方不大。”

“但好在能够赚银子,能够给官吏、匠人月月发放俸禄,能够实打实的到他们的手里,让他们拿着银子去安家置业、去养活一家老小!”

“若是整个大明都能够如此,那朕!”

“便无憾了!”

朱棣仿佛就像是自言自语一般,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前走,没有过多理会就在他身旁的王思齐。

这种感觉..让王思齐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不知所措。

“商税是一定要推行的,哪怕一时半会不能够在整个大明推行此法,只要能够守住京城,守住江南,守住沿海!”

“短时间内就已经足够了!”

此言一出,朱棣突然爽朗的笑了起来:“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