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3章 人的本质(1 / 1)

加入书签

吴佩芸这两天正常的上班,处理案子,但她的心怎么也静不下来,王随兵那副从容自然的样子时不时的出现在她的脑海中,导致她心绪不宁。

而关于“回归人的本质”,“随缘不变”,她在网上查过很多资料,但是众说纷纭,越看越找不到答案。

她也知道,这两个问题涉及到哲学和佛学的范畴,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准确回答的。

除非,直接去问王随兵?

吴佩芸放下手中的案子,喝了口茶,心中突然有了个决定:王随兵的案子还没有开庭,自己还有提审的权利,索性就假公济私一回吧。

驱车来到墨城看守所,还是哪个审讯室,还是那张桌子,但此刻她的心情却变了,对于正前方那张暂时空着的椅子,她有一种期盼。

王随兵被一名狱警带了进来,依然是那么从容、自然,在看守所待久了的人会变得憔悴,而在王随兵身上,找不到一丝憔悴的痕迹。

这次也是王随兵先开口:“还有什么事吗?吴检察官。”

语气、态度,和上次一模一样。

但吴佩芸却没有因为王随兵的态度而生气。

她说道:“王先生,案情已经清楚了,只是暂时还没有定下开庭的时间,这次我来,是有两个问题希望你解答一下。”

她自己都不知道,在不知不觉中她已经将王随兵称呼为王先生了。

“你请问。”王随兵说道。

吴佩芸问道:“如何回归人的本质,什么是随缘不变呢?”

王随兵在听到这两个问题后,抬起了头,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上终于出现了一丝疑惑,但随即他又笑了笑。

好像是对自己说道:“维毅这个人啊,心直口快。”

吴佩芸说道:“张先生回国来看你,但你没有开庭就无法探视,所以就找到我,我们在谈话中提到这两个问题,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我也挺好奇的,于是我就来问你了。”

王随兵问道:“这两个问题跟案件有关吗?”

吴佩芸的眼神有点闪躲,但她还是咬了咬牙,故作镇定的回答道:“或许有关,王先生能回答吗?”

吴佩芸只能这样说了,不能白跑一趟呀。

王随兵看着吴佩芸的眼睛足足五秒钟,虽然眼神依然平静,但吴佩芸感觉那双眼睛就像两把利剑将自己洞穿,让她呼吸都有点困难。

随后,王随兵道:“吴检察官,以下的话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你不要太当真。”

吴佩芸道:“我会客观斟酌的,请讲吧。”

王随兵道:“人的本质,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遵循人的客观规律来做人,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来做事。”

吴佩芸不太懂,疑惑的问道:“人和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指什么?”

王随兵继续道:“人有三个“本”,第一个本,是自本,可以通俗理解为自身的本钱,既是人出生后,你的家庭和环境给你带来的条件。

自身条件有高矮美丑,物质和精神条件有贫富、知识、教养,根据家庭条件不同,而获得的成长条件不同。

第二个本,是知本,既是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建立你的交友圈子,塑造你的自身能力。

这也是和自本息息相关的,就是你根据自身情况,所选择的知识内容和方向,所结交的朋友圈、社会圈,以及你能积累的能量。

积累知本的阶段并不是你在学校学习的阶段,它包含了进入社会后的各种遭遇,这个阶段可能是五年、十年,甚至更长,因自本而异。

之后,将自本和知本相加,就是第三个本,资本。

人们做任何事都是依靠这三个本,这很好理解,也是每个人都有的客观规律。

比如你的家庭条件好,父母有文化,给你塑造的自本环境好,能更早的培养你的认知,你也更有机会考上理想的大学,结交的朋友也都是优秀的同类,你的资本条件就比较优质。

反之山区里的穷孩子,没有条件获得更多的认知,甚至连读书的条件都没有,他们的知本和大城市的孩子相比就有限,资本条件自然就很差。

当然也有穷孩子靠读书改变命运的,条件好的孩子学坏的,但最终他们都会凝聚出自己的资本条件。”

吴佩芸稍微想了想,道:“你归纳得简单又清晰,但张先生不是说要剥离一切参照吗?可你这三本中还是没有剥离呀。”

王随兵笑道:“维毅这个人是钻了牛角尖了,剥离参照是要人看破、放下、自在,既然已经拥有过了,是剥离不了的,人们是不可能彻底忘掉过去,真要剥离那就成了强制性的戒,那烦恼不是少了,而是越来越多了。”

吴佩芸若有所思,但现在不是她整理思绪的时候,她又问道:“那事物的客观规律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