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正月十五花灯会(2 / 2)

加入书签

发生的线索串起来了。当然他不会点破欧阳兰是日本特工、军统炸总督府仓库是着了谁的道、小港仓库是如何被炸以及药材现在存放在哪里。他只是顺道费宗明的思路说“小港码头很有可能是霸爷下的手”。

当家驹得知费宗明派了刘山到码头搬运队卧底,第二天就让家华提醒张文生,也不用动手,只要防着刘山,也许以后他还能派上用场。

转眼就是元宵节,北方人觉得只有过完正月十五,春节才算是真正过完了,所以这是过年的最后狂欢。

因为婚期定在了正月十八,所以十五这天,张璇就向井上镜院长请假,要跟家驹提前回潍县。普济医院的女神要出嫁了,井上院长虽然不了解张璇早就有未婚夫这事,但是得知张璇要结婚的消息还是非常高兴,并且特意准备了男女对表作为贺礼。

井上镜院长对张璇说:“张璇小姐,你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我竟然一直不知道你有未婚夫了。”

“真的很抱歉!”张璇有些羞涩地说,“因为来到医院时间还不长,也不想因为自己的私事影响到大家,所以就没有提前告诉大家。”

“那你的未婚夫一定是青年才俊,他是做什么的呀?”原来斯文人也有一颗八卦的心啊。

“他是我大学同学,自己做了点小生意,开了一家贸易商行。”

“这可是真的不错啊,医科出身还会做生意,真的是人才啊!祝你们新婚幸福!”

“谢谢院长!”

因为张璇的父母远在烟台,如果马家驹到烟台接亲,那得两三天才能到家,实在不方便。所以他和张璇一商量,就让张璇提前到潍县,找一个亲戚家住下,从他们家出阁。

得知今天家驹和张璇要回来,马夫人特别高兴。又因为今天过十五,所以家里准备了很丰盛的一桌子饭菜。

今天晚餐没人吃主食,最后佣人端上来的是煮元宵。这元宵是马夫人带着佣人亲自做的。元宵馅有蜜枣、冰片、苏麻、樱桃、冰糖、桔饼、玫瑰、火腿、芝麻、核桃等十多个品种,味道各异。有的糯软爽滑,有的甜润清凉,有的肉质干香,有的果味浓郁,同一碗元宵,有几种不同芯馅。

吃过元宵,家驹要带张璇去看花灯。

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子是元宵节最重要的民间习俗。而在山东,人们又加上了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就让元宵节更加热闹。

挂花灯的习俗据说源于东汉,在民间有一则美丽的传说:古时一猎人射死了一只神鹅,玉帝闻讯大怒,要为神鹅报仇,要于正月十五降天火焚烧人间。一位善良的仙女偷下凡间向人们报告了这一消息。人们决定在正月十五前后家家户户挂红灯,放烟火,待天兵要下凡时,见火光一片,以为火早就烧起来了,便不再下界,直接向玉帝交差,人间得免一难,此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花灯。

潍县的花灯不同于其它地方,除了在大街小巷门上树上挂花灯,潍县人还把花灯挂到了船上。前文说过,潍县城是少有的双城形制,在两城中间夹着一条白浪河。

白浪河原名白狼河,有两三百米宽、一二十米深,两岸有多个码头,渤海里的海船都能溯流而上直到潍县城,所以潍县也算是一座水城。白浪河两岸长着许多桃树和柳树,到了冬天叶子都落尽,干枯枯地,把城墙和河水衬得有点儿不精神。

郑板桥曾在潍县做过县令,他写下了40首《潍县竹枝词》,其中的第一首就是颂赞潍水比苏州。“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

家驹和张璇、家华和丽芬两对恋人一起来到白浪河西岸的时候,圆圆的月亮已经升到了半空。放眼看去,清冷的月光下,在城墙上、石桥上、停泊的船上和两岸的树上都挂着各式花灯,甚至河面上也有人做了荷花灯、鲤鱼灯、螃蟹灯、八仙过海灯等,底下用葫芦作浮力,让这些五颜六色的灯都漂在水面上。

很多花灯上挂着灯谜,看花灯的人来来往往,纷纷参与到猜灯谜活动中来。猜对的人都喜笑颜开,没猜对的人都顿足撇嘴,灯光中闪耀着中国人民智慧的光芒。

有人在石桥上放起了焰火,一个个火球冲天而起,飞到两三百米的高空炸裂开来,如菊似伞,绚丽辉煌。天上的月亮、半空中的焰火与地上、水上的花灯交相辉映,整个潍县城和白浪河流光异彩,绚烂纷呈。

就算是日本人制造了白色恐怖,也扼杀不了中国人民顽强的生活热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