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霸爷(2 / 2)
就征求她的意见预定晚餐的地点。美惠子一看不能推脱,就把两人约会的地点定在了名古屋咖啡馆。
下午,美惠子找了个机会回宿舍把情报写好折叠起来藏在身上,傍晚时分,就坐上竹下太郎开的车,俩人到了名古屋。
辛家华与莫维刚本以为美惠子自己来,没想到汽车停在咖啡馆门口,走下来的是美惠子与竹下太郎两个人。家华和莫维刚站在三楼窗户的窗纱后面,莫维刚向家华介绍,女的就是静娴、男人是日军的参谋长竹下太郎。
莫维刚从三楼下到大厅,以老板的身份和竹下太郎及美惠子客气地打招呼。美惠子假装整理耳朵旁边的头发打了个手势,给老莫发了个紧急联络的暗号。然后借口去洗手间,出来洗手的时候把一个火柴盒扔进了废纸篓。
莫维刚给个女招待递了个眼色,女招待拿起抹布过去擦拭洗手盆,顺便拿起废纸篓走到了后面。莫维刚拿到火柴盒回到三楼,打开里面的情报和家华分别看了一遍,得到了正月初六日军运送军火和药品来青岛的消息。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打定了主意,游击队需要的药品就从鬼子这取。
霸爷张文生这几天遇上了糟心事儿,他的老娘突然得了“缠腰丹”,也就是带状疱疹。这种病常见于老年人,其实这是一种病毒,病人往往是小时候生水痘没有痊愈,病毒寄存在脊髓神经中,等人老了免疫力下降就可能爆发。发病的部位又痒又痛,非常遭罪。
你别看霸爷对他人心狠手辣,但对自己的母亲是个孝子。他一看老娘病了,比自己长病还着急。开车带上老娘找了中医、瞧了西医,不管是德国人开的医院还是日本人开的医院,看了个遍,愣是没有医生能治得了。这可把他心疼坏了,一着急,自己牙龈也上火,半边脸肿了起来。
霸爷手下有一个小喽罗,看到他着急上火就来提议说,济世堂的东家据说是大内御医的传人,说不定能治这种病。这天上午,他就开车找了过来。恰巧是家华来青岛坐诊。
青岛济世堂药铺座落在潍县路,据说这条路之所以命名为潍县路,就是因为潍县马家开的济世堂药铺在这里。这是一座晚清风格的二层木楼,坐西朝东,上下各三间。底下三间木门雕窗,房子打通成一大间,大门上边挂一横匾写着“济世堂”三个字。
迎门正对是一个曲尺型的柜台,向南几乎通到墙。曲尺后面是一人多高的多格药橱。曲尺在北墙前面拐弯,这里是掌柜算账的地方,药铺掌柜一般就站在柜台后面。
门左手靠墙是张小八仙桌,桌子后面有张太师椅,每天会有一个中年大夫坐诊。桌子右手窗子底下有一条凳,是给病人预备的。桌子上有笔墨纸砚,还有一个号脉用的小手枕。八仙桌左边是一过道 ,靠墙有楼梯通到二楼。整个屋子因为年代久远木头都变成了褐色,里面的家具都刷成枣红色,古朴典雅。
霸爷张文生带老太太来的时候,家华在二楼的书房里。每当马老爷子或家华来青岛坐诊都是在二楼。
陪张文生来的是专门负责这一片的头儿,叫富贵。他一溜小跑,先进门向掌柜的通报,说是霸爷带着老太太来瞧病。掌柜的一听,这是惹不起的主儿,先把张文生和老太太接进来,在八仙桌旁坐下。然后上楼跟家华通报一声。
家华一听,吆嗬!这正找霸爷找不到,今天自己送上门来了。就让掌柜的接客人上楼。
老太太到了楼上,家华起身迎进书房,专门拿了个软垫放椅子上请老太太坐下,又招呼霸爷坐下,表现的不卑不亢。
家华看老太太个头不高,养得白白胖胖,很是富态。又看这位霸爷,不像个黑社会,倒像个开明绅士。
张文生看二楼书房的摆设,东窗下摆着一张条按,后面是一把太师椅,右手横放一个博古架,上面摆了几个古董花瓶; 左手是一个书架子,上面有一些线装古书和一些近代印刷装帧的书籍。
再看这个大夫,身形高大帅气,穿一身西装,面容就像评书上说的:眉清目秀,面如冠玉,齿白唇红。不像是个医生,倒像是电影上的大明星。
掌柜的给双方做了引荐,家华对霸爷说:“失敬失敬!张先生今天是要给老太太瞧病啊?”
张文生微微一笑,客气地说:“是啊!老太太得了缠腰丹,找了很多大夫都瞧不好。听说马大夫医术远近闻名,今天专程带老太太来瞧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