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吗啡(2 / 2)

加入书签

在小青岛码头不管白天黑夜紧紧盯着日向号沉没的位置,就等天气转暖能够下水了,再来打捞沉船里的宝物了。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在北方叫过小年。按照习俗,这一天啊要做好多事情。

第一件事,全家大扫除。早上家驹睁开眼,就听到院子有人在忙忙活活地。这是马夫人指挥着家里的佣人们屋里院里在清扫。其实啊家里挺干净的,这一个家庭的卫生情况如何完全在于生活习惯和平时的保持。马家这样的家庭,哪能专等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来打扫啊。

这第二件事儿就是沐浴,马老爷子平时喜欢泡澡堂子,一清早就让满叔拉着黄包车送他去泡上了。泡得浑身红通通地上来,让人搓个澡,冲洗完往床上一躺,泡上一壶好茶,再捏个脚,那甭提有多舒坦了!家里的其他人就在后院的小浴室里洗过澡,换上干净衣服,一个个精神焕发。

第三件事儿是贴窗花。剪贴窗花是北方盛行的民俗活动,山东的女人都心灵手巧,能剪各种窗花。图案一般有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鸳鸯戏水等等。贴上窗花寓意着新的一年越来越好。

第四件事儿是蒸馒头。其实这天蒸的不只是馒头,家家户户还要做大枣饽饽、团圆饼、寿桃等面花,还要蒸黄米粘糕,这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

第五件事儿最重要,就是祭灶。把灶王爷的画像挂在中堂上,供桌上除了给灶王爷准备各种好吃的,还要特别准备糖瓜,因为他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所以让灶王爷吃了糖就只说好事不说坏事。这就叫“上天言好事”,等过完年才能“回宫降吉祥”。

不只是马家人这一天在忙活,普天下的中国人,这一天都在过小年。这一忙吧,又让大家燃起了对未来生活的新希望。

晚餐的时候,桌子上摆满了好吃的。马夫人端上一盘焖制了一天的酥锅,这是潍县的传统名吃之一,她用筷子给马老爷子、家驹、家华布到各自面前的小碗里,感慨地说:“咱家就差静娴没回来了!家驹啊,过年那天,你能让咱静娴回家来吗?妈已经八九年没见她了。”马夫人的眼里闪着泪花,自从听家驹说静娴在青岛,马夫人是天天盼着她回家啊。

马老爷子最疼自己这个姑娘了,他放筷子,也关切地问到:“家驹啊,静娴能回来吗?”

马家驹也把筷子放在桌子上,“爸、妈,静娴现在确实还不能回来,等我伤好了我就去青岛,替你们好好照顾她。”

家华一边吃一边说:“爸妈,大哥,要不我去一趟青岛吧?医院正好年前要进一批药,我去一趟替你们看看大姐。”

马夫人跟着说道:“不光是看静娴,还有张璇。你大哥等她这么多年,我想啊,是不是今年春节就让家驹和张璇把婚结了?”马夫人用手娟擦了擦眼角,看着老爷子。

老爷子抬头看着家驹:“家驹啊,我同意你妈的建议,你的意见呢?”

家驹笑着说:“爸妈,你们的心情我都懂,结婚这事我还得向组织上汇报一下。”

张璇小年夜吃的是水饺,这也是中国人的习俗。吃过饭,她叫了一辆黄包车坐到了前海沿。海上吹来的风还很冷,小青岛的灯塔射出来的光被海浪推着碎成一片。虽然是冬天,不管有钱没钱,年轻的男男女女,还是喜欢晚上来这地方谈情说爱。即便是战争,也挡不住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热情。海风的冰冷,只会让人更能认清现实的残酷,更能激发中国人对春天的渴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