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智取(1 / 2)
马静娴也带来了最新的情报:“日本人运送四羊方尊的货轮已经在青岛靠岸,货轮启航的时间不是30号,而是提前一天,29号就中午就出发。长野荣二为了运送这件国宝,还特意命人打造了一个精美而坚固的大铁箱子。在28号这天晚上会举行一个国宝封箱仪式。”
张璇突然问静娴:“你见过真正的四羊方尊吗?我在重庆的时候见过一张照片,四羊方尊是我国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大约有58厘米高,边长52厘米,重量接近35公斤。这么大的家伙就算能偷出来,一个人也很难带走。”
静娴一听也有点傻眼,实在没想到这件国宝竟是这么个大家伙!
转念一想,她计上心来,对莫维刚和张璇说:“我有办法,这几天我在总督府的暗道里有了新的发现,任务交给我吧,我保证能够完成!”
她把自己的新发现和俩人一说,莫维刚和张璇是又惊喜又担心。这个任务对静娴真的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也只有她有机会可能完成这个任务。
静娴请莫维刚和张璇帮自己准备一样东西,商量好了送东西的时间和地点。一切安排妥当,她告辞回了总督府。
28号这天,青岛胶澳总督府外面戒备森严,里面忙碌而热闹。经过近一个月的安排,终于到了要把中国国宝四羊方尊运回日本的时刻了。为了这一刻,长野荣二煞费苦心,精心策划了一套连环计,这才躲过了共产党和军统的多次争夺,终于可以在明天把国宝送走。只要四羊方尊上了日军的货轮,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他们都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圣弥厄尔大教堂里也在忙碌着。费宗明派出特务在青岛的小港码头和小青岛码头密切监视,终于在前天发现,那艘名为“日向号”的日本货轮停靠在小港码头把运来的货物卸下,昨天又开进了青岛湾,停靠在了小青岛码头。看来日本人是想从总督府直接在眼前的青岛湾把四羊方尊装上船啊。
费宗明前些天每天盯着青岛市区地图,他几乎把青岛的每一个区域、每一条街、甚至每一座建筑都细细地分析过,特别是小港码头和小青岛码头周围的情况,所以当刺探情报的特务回来报告,说“日向号”最终停靠在青岛湾的小青岛码头,完全在他的预料中。
在28号下午快要下班的时候,两辆贴着德国领事馆标志的小车辆停在圣弥厄尔大教堂门口,有几个教士打扮的人把几只大皮箱装进了汽车的后备箱。因为汽车上插着德国国旗,没有日本人上前检查。汽车一路顺利地开到了青岛德华银行的大楼前。
德华银行大楼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太平路-青岛路口,建于1899年。这座建筑为典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宫殿风格,设计者是海因里希·锡乐巴和路易斯·魏尔勒。大楼高约15米,连地下室有三层。建筑整体是灰色墙面,临街立面设双层拱券凹廊,屋顶为黑色铅板,其大坡度的蒙莎屋顶在青岛的建筑中尤为独特。 德华银行向南十几米就是青岛湾,面对的正是小青岛港,站在房顶上可以对港口内的情况一览无余。
汽车开到德华银行大门口,每辆车上下来四个人,从后备箱上卸下大皮箱,直接抬进银行。柜员看到有人进来,早早起身迎接客人。
进来的人中有一个看上去老成持重,穿着西服套装,戴着礼帽,不慌不忙地来到柜台前,对工作人员说:“你好,我提前打过电话,要把我的一些东西存在放银行金库的保险箱里。”
柜员说:“您是费先生吧?请填写一下表格,做一个登记。”说着把一份登记表放到费宗明面前。
这个时间点大家都要准备下班了,银行里已经没有其他办理业务的客人。
银行里的工作人员正在给他们办手续,门前又有四辆小汽车停下,下来了十几个人,手里拎着几个像乐器盒一样的东西走进银行大厅。外面的汽车都一溜烟开走了。
银行工作人员办完手续就打开柜台旁的安全门,说:“费先生,请把东西交给我们就好了。”几个工作人员从柜台里出来,就要把几个皮箱接过来。
突然前面进来的几个从从腰里掏出了手枪,两步就冲进了柜台,嘴里嚷着:“都不许动,谁动就打死谁!”
银行的工作人员顿时吓呆了,盯着黑洞洞的枪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个人也不敢动。费宗明枪口一指,“打开金库门,不然立刻打死你们!”
几个工作人员的目光不自觉地都看向一个年龄比较大的人,这是银行的一个副经理,他看大家都在盯着自己,知道今天这事是躲不过去了,从身上拿出钥匙,慢慢地走过去。经过一个特务身边时,被他抬腿踢了一脚,“快点!磨蹭什么?不想活了?”
后面来的十几个人打开类似乐器盒的东西,拿出了一批冲锋枪,有几个人迅速跑到银行大门口,把下班的牌子挂上,把门反锁上,同时把门和窗户上厚厚的帘子拉上。
还有几个人冲上二楼,把没下班的管理人员也逼着押下楼。
副经理打开了金库,特务拿枪逼着把银行的人都驱赶进了地下金库,从外面把门锁上。短短几分钟时间,在银行里的人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费宗明带领军统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