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要一鸣惊人了(2 / 5)
虽然认为兄弟俩应该不会太厉害,但还是很热情。
“我叫李钦,请多多指教。”
李钦与李源对视一眼。
李源估计怕不是对手,示意弟弟:“你先上”。
“那我们先练练基本功吧。”徐锋发了个普通上旋球。
“啪,啪,啪……”
“哎呦,师弟基本功不错呀,果然名师出高徒!”
一上手,徐锋惊讶的发现李钦的正手攻球动作非常的柔顺标准。
攻球过来基本上都是固定一个点,对练起来非常的舒服。
然后是反手横打推拨练习。
“啪、啪、啪。”
徐锋惊呆了,李钦的直拍横打的拨球动作比他更标准也更稳定。
徐锋泪奔,羡慕嫉妒恨呐!
为了学好直拍横打,他练习了好几年,都还是花架子,比赛中都很少敢用。
我也多么想要这样的一个爸爸。
“师弟,你先开球。”
徐锋身体下伏,做好接球准备。
他已收起轻视之心,打算全力以赴。
李钦压低身体,低抛重心下压,右手像炒菜一样由右向左,配合转腰横向铲出!
李钦是直拍选手,世上没有哪一个直拍选手不喜欢王之皓的直拍横打技术。
所以李钦爱屋及乌连同王之皓勾手发球也是肯定、一定、必定要学的。
勾手发球,对于业余选手来说并不是太实用。
因为勾手发球不难接上台,业余选手也很难以相同的动作,发出旋转差别很大的球。
但是在职业选手中却是很好的发球,勾手发球的主要特点是动作小,迷惑性强。
同样的动作,只要手腕外撇或内勾一点点,就可以轻易的变成侧下或侧上旋。
配合手臂触球前的遮挡,加上假动作的欺骗,旋转变化大,迷惑性很强。
很适合发出旋转变化差别很大的发球。
而且动作小,更容易压弧线,对手还不容易起板。
只要对手一搓,配合转不转发球,就很容易冒高,方便自己发球抢攻!
当年龙队被王之皓压制了好几年。
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龙队接发球喜欢搓球摆短、劈长控制对手。
然而他接王之皓旋转变化较大的勾手发球接得不是太好,容易被抢攻。
另一个就是对上王之皓的反手带较大侧旋的弧圈球不太适应。
所以龙队完全不怕反手更强的张科,却被王之皓克制。
勾手发球不得不说是一个主要因素之一。
而后王钦又把这个勾手发球继续发扬光大。
王之皓的勾手发球动作很小,一般都是低抛、半高为主。
王钦的勾手发球动作更大一些,抛球半高为主。
旋转变化更大,动作隐蔽性和迷惑性一样都很强。
王钦能和樊东、张本智和三分天下。
一手青出于蓝更胜于蓝的勾手发球是他争霸天下的神乒利器之一。
许多人都吃他的勾手发球,即使樊东是王之皓的徒弟对王钦的勾手发球也吃得不少。
李钦用直拍的正面铲了个正手不出台,右侧下旋短球。
对于业余球友来说,正手搓球比反手更难搓一些。
比较容易冒高,容易给对手进攻的机会。
徐锋向对方正手搓了一板,拍一触球感觉不对,侧旋较多,吃发球了,有点冒高!
“啪!”的一声。
李钦正手一记猛烈的暴冲,拉对角反手大角,发力集中有力,速度快,角度大!
“啪!啪!”
徐锋勉强挡了一拍,李钦的连续进攻能力也很强,一拍得势,二拍得分。
弧圈球想要拉出质量,必须用拍头包住球的中部然后把球“甩”出去。
下旋很强则包球的中部,或是中侧面。
旋转没那么强则是包球中上部。
拉弧圈球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所谓“包”字。
弧圈球拉得好不好,就看你的球包得好不好!
“包球”的意思就是用你手中的拍画一条圆弧。
在触球的0.2至0.5秒的刹那之间。
用你挥拍的弧线“包”住球,这个包球的过程就是造弧线的过程。
包住球之后再加速“甩”出去!
挥拍不是匀速而是一个加速的运动过程!
而挥拍想要加速,就需要前臂、手腕、手指瞬间的寸劲发力。
用越短的时间完成包球的动作,球就越快。
同样的力量包球摩擦的时间越长球就转!
乒乓球绝对不是老年人的运动!
它是集速度、力量、旋转、智慧、技巧、博奕、反应、心理于一身的艺术运动!
至于大家喜不喜欢乒乓球,就看你会不会拉弧圈球了。
乒乓球看似没有门槛,其实却是门槛最高的一项运动之一。
只有当你学会了拉弧圈球之后,你才会真正感受到乒乓球的魅力,为它所着迷!
第二个球,李钦自信的把球高高抛起!
有多高?
大概有2楼那么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