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要办厂了(2 / 2)

加入书签

对自己的手艺十分自信,他到不觉得这个价格有多高,他只是说:“那挺好,两个月内希望就可以把院子恢复原貌了!”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有了青峰的加入,事情顺利了许多,而且青峰他不止会开图纸,更会研究发明,唐七七只要提出一个想法,青峰就会顺着思路去研究,他发明出了很多省时省力的工具。

工具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接娣的羊养的很好,梳毛机也改良过了,现在的问题是,梳理好的羊毛是想办法卖出去,还是按唐七七的设想,直接纺线,织布后再不把成品卖出去。

大家都倾向于自己纺线,织布,这样利润要高一些,而且可以为十里八乡的女同胞提供就业机会。

只是,这样一来,就又要建厂房。

许兰芝提出个化零为整的法子,让大家领了羊毛回家纺线去,最后拿着线来换钱。

唐七七却觉得这样纺出来的线品质不会太高,她坚持先修厂房,在修厂房的同时,组织人员学习纺线和织布,等厂房建好后,再批量生产。

引娣已经尝到集中经营的甜头了,她大力支持唐七七。

可是,谁先学会纺线、织布,再对大家进行培训呢。

许兰芝不忍心女儿们太辛苦,就毛遂自荐,自己按照唐七七给的说明书开始纺线。但她坚持接娣陪自己一起,说以后工厂也是要接娣来管的。

唐七七问许兰芝说:“娘,我看三姐把牧场那边管的挺好,她也很乐意放羊,您这么做有别的原因吧!”

许兰芝不露声色的说:“你三姐一个女孩子,天天再外面风吹日晒的,我舍不得,你四姐五姐他们还小,你非要办场子,不得让你三姐来管吗!”

“可是牧场怎么办呢!”唐七七问!

许兰芝说:“现在已经很稳定了,可以雇几个人,让宝根哥带着管理。你翠喜婶子也让她回来,一起织布吧!”

其实许兰芝这么做另有深意,接娣年纪也不小了,天天跟宝根在山上,别人的闲言碎语就没断过。

更严重的是,翠喜说这两孩子似乎已经对上眼了,都是血气方刚,懵懂无知的年纪,怕天天朝夕相处惹出事来,两人商量过,觉得还是把他们先分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