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提亲(1 / 2)
姜淮在宋娇带着乐安她们走了以后,就起身跟着欧阳建峰一起去找李媒婆。
李媒婆也住镇上,不过是在另一边。
大清早开门的时候发现是欧阳家的老爷,心里还在窃喜:这欧阳家的老爷难道是改变主意了?愿意娶周家小姐了?
想到自己又可以进一笔保媒银子,她脸上笑开了花,忙把俩人让了进去。
等了解了之后才知道原来是给旁边的老爷子做媒,她也没有不高兴,不管是谁说媒,总归自己能挣钱是主要的。她忙问女方是谁家?
等听到是梨花县县太爷的亲姑姑时,李媒婆差点没从凳子上摔下来。
她努力的稳了稳自己的心神,才道:“好,好的,我尽量完成任务。”
娘耶,她做了半辈子的媒了,都是给普通庄户人家做媒,第一次碰到官家的事,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进的去县衙的门呢!
但是也不能说自己不行,钱都送门上了,不挣白不挣。
姜淮似乎是明白她的想法,又补了一句:“我到时候会跟着你一起去的。”
呼,李媒婆心里长长的呼了口气,主家陪着就好。这样的话万一被拒绝,自己也不用再跟他解释原因。
然后李媒婆又问他准备东西了没?何时上门去?
他忙说不知道准备什么,请李媒婆指教。
最后商议好日子,定好拿什么东西后,他们就跟李媒婆告辞了。
从李媒婆家出来后,欧阳建峰还有事,就给了姜淮一百两银子,让他自己看着去买提亲的东西,然后到百绣坊跟乐安他们一起回去,随后他就骑马离开了。
李媒婆告诉他们,提亲要带八件礼,主要是喜糖,喜烟,喜酒,喜饼,茶叶,红枣,鱼,钱跟珠宝这八样。其中前几种都是要双份的,关于钱跟珠宝主要是看家庭经济准备,数量自定,一般人家都是十两银子的彩礼。
姜淮想到自己等会儿还要去百绣坊等宋娇一起回家,就先去找店铺把需要的东西都订好。到时候去宋府的时候直接来拿走就行。
忙好这些,他就前往了百绣坊,这次他依旧买了糖葫芦,只不过这次他买了十串。
打算百绣坊的人一人一串,就当是自己请他们吃喜糖了。
再次在百绣坊的后门敲门,这次开门的还是绛紫,绛紫看到来人,没有多问直接引进了会客厅。
进去后姜淮乐呵呵的拿着糖葫芦给大家都分了一下,最后发现竟然没有买月义的,是他大意了,好在月义并没有多说什么。
宋娇这次没再说自己不喜欢糖葫芦,拿着糖葫芦笑眯眯的咬了一口。
乐安和招娣对视一眼,心照不宣的笑了,看样子欧阳家马上要有喜事喽!
宋娇被两个孩子笑的不好意思了,不跟她们说话,自己一个人跑去暖阁和绣娘们一起刺绣去了。
※
农历十月二十八,宜嫁娶。
姜淮早上等宋娇她们一走,就和欧阳建峰一起往镇上去了,顺便还带了几个欧阳军里的小伙子帮忙抬东西。
他们先去店里提了订好的东西,然后去钱庄换了现银,租了辆马车拉东西,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县衙而去。
都说长兄如父,长嫂如母,怎么也得先去县衙通知一下县令之母,宋母蒋氏。
※
到县衙的时候刚好辰时末,他们从侧门经过小厮的指引进入了县衙三堂的东花厅院。
五六个壮小伙子把东西抬进了院子里,宋母蒋氏才急匆匆的赶来,同时赶来的还有宋书珩的夫人小蒋氏。
蒋氏看着地上明显是用来提亲的东西,又看看眼前的人,一脸疑问:“这是……?”
这是要干啥?怎么也没人提前给她打个招呼。
李媒婆看主家出来了,赶紧带着标准的媒婆笑,上前说道:“亲家夫人好,我是梨花县大山镇的李媒婆,今日前来是为姜家老爷求娶府上姑奶奶的。”
蒋氏恍然大悟,忙让下人将人请进了会客厅,宋书珩也在此时赶了过来。
待都坐定后姜淮上前,冲蒋氏行了一个大礼,说道:“按我们两家原来的关系,我们也称的上是世家,您当的起我的一声嫂嫂,所以今日冒昧称呼一句宋嫂嫂。”
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和宋小姐自幼定的婚约,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亲,所以今日斗胆找媒婆前来提亲,望宋嫂嫂可以同意,我们两家可以结秦晋之好。”
一旁的李媒婆一听这话,知道两家是世交,俩人还早有婚约,不由的心里暗喜,看来保媒银子稳稳当当的了。
蒋氏记得同小姑子说过这桩婚事,当时小姑子说今生不会再考虑成亲的事,现在姜家又提起此事,不免心里有些打鼓。
同意吧,看小姑子的意思是不愿意再成亲的。不同意吧,确实有点不尊父母之命,毕竟这婚约是两方父母在世时定的,而且现在拒绝的话好像也有点不守信用。
然而再看看眼前的人,比上回见的时候年轻了很多,也精神了很多。容貌还是可以看出来年轻时的俊美,而且年轻的时候才名也很广,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女婿人员。
像小姑子那样的年龄确实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了,但是她还是打算先问
↑返回顶部↑